新年伊始,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捷报频传——
《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于2019年3月1日起颁发执行;《广东省传统建筑保护修复工程综合定额》《广东省古驿道保护与修复工程总投资费用指引》和《广东省古驿道保护与修复工程费用计价指引》同期颁发执行……一连串的行业期盼已久的喜讯,标志着广东省建设工程政府投资领域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编审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竣工结算有了新的依据,省内外诸多企业在投标报价、加强内部管理和核算又有了新的参考。这一切都再次表明了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下称“省标定站”)率先真改革不停歇,求所作为敢创新,当之无愧地当好了行业的“排头兵”。
● 深调研 抓住问题不放手
“深调研”,凡是重大决策必先深入调研。这是省标定站改革引领与创新发展的法宝。2017年底,该站由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改为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作为全省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之一,新的单位名称面临新的职责和重任,如何贯彻国家、省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与定额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规范,如何开展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与定额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承担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与定额的编制?站党支部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政策要求,周密部署深调研工作,研究切合广东省标准定额工作实际,围绕市场决定价格的总体目标,了解“绿色建设”作为计价依据的修编主线,深入省内外、企业和施工现场,收集广东省建设工程执行《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0)》各专业综合定额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开展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研究,深入了解企业在绿色施工、节能环保和营改增等计价情况,及时出台广东省建设工程中主要材料设备价格波动调差与调整人工单价指导意见。
该站编制、本月1日已经实行的《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较好解决了定额子目借用、计算规则不清等问题,完善了绿色建筑与环境工程计价体系。在传统定额编制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本次编制突出了绿色施工和先进管理水平的建设标准,体现了建设工程建设先进市场价格水平,选取了广东省内各类典型建设工程131个项目做了测算对比,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数据测算显示,本综合定额与广东省2010定额计价依据水平相比,各专业工程造价水平、人工费和绿色建设及管理费等费用均能反映当前广东省的建设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 真改革 该出手时就出手
“真改革”就是要把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没有动真碰硬的真改革,单位就没有事业的真发展”。这是省标定站站长黄守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真改革”谈何容易?不改革能行吗?去年年初,在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领导递交的站年度工作计划中,就有修编广东省建设工程建筑与装饰、市政、通用安装、园林绿化、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古建筑和古驿道计价依据,还要完成广东省过程结算管理办法初稿,完成动态定额管理改革,参与国家工程量清单修编等工作。全站13个人的编制,人员、技术和财力严重不足怎么办?真改革必须要有所创新。该站领导班子率先转型升级、转变领导观念。
以编制《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为例,该站在编制工作目标、任务与人员分配时,设身处地从单位编制、机构和人员实际出发,改变以往修编定额一人指挥演独角戏、上演兵团大战的编制工作模式,将所有专业委托地级市造价管理站、行业协会和企业,在统筹协调上下功夫,在跟踪问效上精益求精。
《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编制组织科学合理,充分调动行业社会的技术力量,各专业共组织定额编制、技术审查,数据录入、项目测算等50多个小组。先后有地级市造价管理站、财政评审中心、建设方、施工方、造价咨询机构、设计和监理单位、信息技术与软件公司等136个单位、1200多名参编人员参与修编工作。
在参加该站组织的《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编制工作研讨会上,省标定站定额业务科介绍说,新的计价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完善广东省计价依据缺失内容,逐步健全项目实施不同阶段需要的计价依据体系;以改革为动力注重创新,着力解决市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与市场价格水平的有机衔接;以提升服务为主线,着力健全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机制,促进造价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谈到《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编制原则时,该站本着有利于衔接市场实际、服务项目管理、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推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形成公平、规范的计价市场秩序、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作用又成为这次修编工作中的第一要务。
● 重创新 在行业引领上找抓手
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就是攻坚克难,须在科学、合理和应用上下足功夫。
近年来,省标定站改革与创新工作亮点纷呈。《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在编制内容上重视创新与发展,科学理顺定额量价关系。该站针对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工料机消耗量参考全国统一定额不生硬地照搬照抄,在2010定额的基础上,结合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下广东省实际施工发生的社会平均水平调整取定。
就广东省当前劳务用工市场情况,新定额人工消耗量不再采用综合工日消耗量表现形式,而是将各类工种按照技术含量等级划归普工、技工、高级技工三个类别,采用在同一工序中普工、技工、高级技工不同用量作为人工消耗量的表现形式,比较合理反映广东省建设市场实际。
借鉴劳务市场日工资的支付形式,又是《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改革创新特色。定额人工单价不再采用四类地区综合工日单价,而是采用全省不分地区类别、统一每工日按八小时工作时间的全费用人工单价,实现与市场价格水平的有机衔接,逐步纠正人工单价过低引发以量补价的偏离。同时新定额将全费用单价中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属于规费部分金额,按照《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2013规范》要求作为不得竞争费用单独开列。
新定额借鉴劳务市场定价形式,采用基价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规费与税金之和的综合定额表现形式,便于与市场价格平衡比较,逐步引导与市场的全费用价格衔接。
为了力求造价水平更加贴近广东省建设市场实际,《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综合定额基价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均可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动态调整,各地区、各时期的水平差异通过各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动态工料机价格来实现。
新定额还结合了广东省实际施工的需求,完善措施项目,详细开列内容和费率标准,对涉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标准的措施项目要制订有利于监督管理的运用规则,对涉及工程规模、施工环境、施工组织方案、工期、工艺技术等影响造价的实质性因素要制订合理的调整方案,引导市场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 创佳绩 一年一个新台阶
今年1月14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的通知在省住建厅门户网上正式挂网,不到一周访问量即升到3万多。
翻开省标定站2018年度工作书面总结,列举如下:
《广东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广应用费用计价参考依据》的编审与发布工作,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8年7月24日正式向社会发布;
《广东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综合定额2018》编制、发布(2018年4月1日实施)、出版发行与宣贯;
《广东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综合定额2018》编制、发布(2018年11月1日实施)、出版发行与宣贯;
《广东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2018)》《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2018)》《广东省通用安装工程综合定额(2018)》《广东省园林绿化工程综合定额(2018)》《广东省建设工程施工机具台班费用编制规则(2018)》编制、审查,已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广东省传统建筑保护修复工程综合定额》编制、审查,已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广东省古驿道保护与修复工程总投资费用指引》和《广东省古驿道保护与修复工程费用计价指引》编制、审查,已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广东省建设工程定额动态管理系统和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纠纷处理系统,2018年12月试运行;编制了《广东省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规范》与《广东省建设工程过程结算管理办法》初稿;参与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18》的修编工作等。
新闻推荐
减税政策再发力 粤企干劲更足了 广东企业纷纷表示将增加研发创新投入
羊城晚报讯记者严丽梅、通讯员岳瑞轩报道: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将出台新一轮减税降负利好政策。听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