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宇
潘丽梅
余雪琴
杨飞飞 □本版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本版撰文/摄影 信息时报特派北京记者 何小敏 黄艳 张玉琴 蔡晓素
“80后”一代,最年轻的已步入而立之年,最年长的将近不惑之年,他们逐步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有的扎根基层,有的成为行业引领者,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广东代表团有十几名“80后”代表参会,他们都关注什么?身上有什么“80后”特质?快来看看他们如何积极为所在的领域“发声”、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创业典范袁玉宇:
希望为创新产业发声
袁玉宇生于1980年5月,是广东团里最年长的“80后”。在科研创新领域,他有一颗永不止步的年轻的心。2008年,袁玉宇结束留学生涯回国创业,如今,他的企业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生物3D打印领域的佼佼者。
今年是袁玉宇第二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用他的话说,“心情依旧很激动和振奋”。去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袁玉宇作为代表之一作主题发言,提出了有关产业创新和人才发展的建议。一年来,迈普医学引进大批科技人才,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实现多项技术突破。该公司参与了国家科研项目,两项专利技术分别获得国家最高专利奖项——中国专利奖银奖和优秀奖,两个核心产品入选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2018年底,迈普医学被评为广东省创新型企业。
“身为科技企业代表,我希望为创新产业发声,推动行业共性问题得到解决。”袁玉宇说,今年他将继续跟踪推进创新机制的相关建议,发挥创新驱动的引擎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
环保劳模潘丽梅:
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潘丽梅是广东省韶关市雅鲁环保实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水污染处理工艺技术研究开发,长期在一线工作。除了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潘丽梅还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典范。潘丽梅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矿山、钢铁、火电、化工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处理业务,为这些企业提供各种水处理产品和技术服务,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也让潘丽梅对环保有了深刻的体会。
“在环保企业工作这么多年,我发现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是个难题。”潘丽梅说,环保技术涉及各行各业,需要掌握各个行业污染物产生的具体原因和特点,客观上需要技术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拥有积累的经验,导致人才培养、招聘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市场人才供需矛盾越来越凸显,“我们的环保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关键环保技术和材料的质量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发展壮大环保产业,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广东团全体会议上,潘丽梅建议,要加大环保污染治理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关键和核心技术,突出创新引领,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积极转化国际先进环保治理成果,加快形成我国环保市场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要强化平台建设,搭建政、产、学、研、用体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理念和技术先进、环境治理效果良好的大型环保企业发展壮大。
基层社工余雪琴:
为外来工“代言”,关注“老漂族”
2004年,20岁的江西姑娘余雪琴来到东莞打工,如今她是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驻万江社会服务实践基地企业社工。“在东莞生活工作的15年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个城市海纳百川的精神,让像我一样的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深深扎根留下来。”余雪琴说,作为外来务工人员流入大市,东莞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行随迁子女积分入学等一系列政策,她自己也是这些政策的受惠者之一。
作为一名基层社工,余雪琴服务的对象和关注的重点是外来务工人员。今年两会,余雪琴将目光延伸到“大龄”外来人员身上,他们多数是为了照顾在外务工的子女家庭而来。她说:“我们调研发现,很多50岁及以上"老漂族"很想发挥余热,尽快融入生活的新城市。但是,他们的生活面临不少困难,相对于日常出行、文娱生活诸多不便这些"小儿科",异地就医成为难以翻越的大山。”
余雪琴在广东团全体会议上提出建议,能否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简化异地报销繁琐手续,完善医疗保险异地结算体制,逐步推行门诊特殊病种、普通门诊异地结算,保障随迁父母异地就医享受同等医疗待遇。推动异地养老政策的优化,完善异地养老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同时,培育社区老年组织,加大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推动老年群体深层次的社区参与,重新构建和扩展老年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她说,“老漂族”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不仅能够让他们在异地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也能够让年轻人安心地在城市创业就业,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智造代表杨飞飞:
成立联络室联系职工群众
1985年出生的杨飞飞在深圳工作15年有余,现任富士康科技集团精密机械事业群技术经理。他从事的主要工作是模具机械加工,见证了制造业从传统制造逐步向自动化制造、智能制造的转变。数年前,杨飞飞曾参与模具智能制造自动化项目,建设了业界首条多功能、多机种、多单元协同运作的自动化加工线体,并于2017年获得了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现在,杨飞飞的工作重心已经逐步转移到智能制造领域。
2018年是杨飞飞履行全国人大代表职务的第一年。去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他积极参加街道、区、市、省等各级政府和人大举办的活动,参与了一系列的宣讲会、交流会、座谈会,并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指导下成立了在深全国人大代表联络站杨飞飞联络室,设立了群众接待日、实体信箱和电子信箱,广泛收集职工群众意见建议,成为人大代表履职及联系职工群众的工作平台。
作为来自制造业的一线农民工代表,杨飞飞今年的建议也与制造业相关。在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杨飞飞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制造业(比如工业互联网)在前景引导、政策支持、行业资质取得(如超大型企业)等方面的配套实施细则。结合大湾区发展,他认为要充分考虑如何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技能人才认定、技能证书认定以及技能人才交流互动的问题。杨飞飞说:“粤港澳大湾区如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合作,将有助于大湾区技能人才的交流互动,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合作。”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记者付怡符畅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更是人口大省,有效的社会治理,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2018年全国两会,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