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图文无关)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周洁莹)在我国每年出生的1400多万新生儿中,大约有10万以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也就是说,每一百位新生宝宝中,就有一名“先心宝宝”。
如今,人们对“先心病”并不陌生,但第一反应往往是,“治不好”“影响一生”“负担重”……甚至在胎儿阶段就考虑放弃。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许刚教授介绍,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发育不完善导致的各种畸形和缺陷。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救治的,其治愈率达到九成以上。
如何早期发现
先心病的蛛丝马迹?
许刚介绍,先心病中有五成以上是没有明显症状的。那么,家长如何发现宝宝有先天性心脏病呢?许刚表示,如今通常大医院出生的宝宝都会得到全面的健康筛查,九成半以上的先心病都会在这个环节通过心脏超声被发现。
对于无症状患儿,医生从体征也能初步诊断。比如心前区的震颤或杂音有时候很明显,哪怕不用听诊器、不是专业人士,其实也能听到。特别是在小孩子熟睡的时候,家长可以留意,如果靠近孩子的胸前会听到有震颤或杂音,可能就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征表现,需要找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排查。
另外,如果是复杂的紫绀型先心病,平常会体现为气促、易累、口面发紫、手指呈现杵状指等。先心患儿也比较容易感冒,平时如果发现婴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育不良、喂养困难等情况,都要留心。
这项产前检查
能够提前发现胎儿心脏问题
在产前阶段,也有筛查先心病的手段——怀孕12~16周后,胎儿心脏B超能够发现胎儿的心脏发育异常,其准确率可达到60%~80%。
许刚介绍,目前我国常规的产前检查并不包含先心病筛查,但如果孕妇存在先心病高危因素,比如有家族病史、孕12周内曾感冒、服药或有任何身体异常等,都会被医生建议到心脏儿科接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
许刚强调,产前筛查先心病的意义在于为出生后早干预做好准备,这并不意味着产前查出先心病的患儿都要放弃。“绝大多数的先心病可以得到有效救治,根治手术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部分简单的心脏缺陷,手术修复成功率甚至可达到99%,基本不影响孩子今后的正常工作生活。这还不包括部分终身没有症状或在3岁内自愈的,都不需要治疗。”
先心病的治疗
没你想象的那么难
经医生检查诊断,简单的非紫绀型先心病部分可以自愈,在孩子3岁以内,只需要每半年复查心脏超声即可;如果超过3岁还没有发育到正常状态,自愈可能性变小,则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或微创介入封堵等手段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患上复杂的紫绀型先心病,一定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并不能够自愈;有时甚至手术要分期进行,一期手术在孩子很小时就必须进行,所以如果不及早治疗,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期治疗效果和预后将大打折扣。
新闻推荐
广东出台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律师服务质量不合格 将不发或少发办案补贴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伊纯通讯员/粤司宣)为推进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促进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近日,广东省司法厅出台《广东省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