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真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记者张斯琪通讯员林惠芳
学会认识“特应性皮炎”
专家指出,特应性皮炎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干、红、痒及常复发为主要特征,有时甚至合并病毒、细菌等病菌的感染,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家长口中所说的婴幼儿湿疹,大多指的就是这种婴幼儿期发生的特应性皮炎。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12个城市1至12月婴儿特应性皮炎患病率高达30.48%,1至7岁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达12.94%,我国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大多为轻中度,分别占74.6%、23.96%,重度仅占1.44%。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周真表示,特应性皮炎不仅仅是一种皮肤疾病,还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密切相关。另外,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特应性皮炎的发生。
“衣食住行”学会避免诱发因素
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免受特应性皮炎的困扰呢?周真建议,家长要在“衣食住行”上让孩子尽量避免特应性皮炎诱发。
●洗:建议儿童选择淋浴,水温不宜太高,32℃~37℃为宜,洗浴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为宜。婴幼儿可以清水洗澡,儿童则选择专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洗浴用品。
●衣:建议穿宽松柔软、吸汗性好的全棉衣物,减少汗液及摩擦对皮肤的刺激。
●食: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是否因食物过敏引起,需要专业的儿科或儿童皮肤科医生来评估判断。一般来说,有明确过敏的食物,可注意在饮食上暂时回避一段时间,如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的特应性皮炎儿童,除了回避牛奶蛋白外,还需要采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纯母乳喂养儿或混合喂养儿,乳母注意回避牛奶及奶制品等,并建议每6个月后重新评估患儿是否还存在有牛奶蛋白过敏。
●住:控制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尘螨、动物皮屑、花粉,建议环境中适宜的温度为18℃~22℃,湿度为50%~60%。
防治要从“保湿”开始
周真强调,对于环境中的刺激物或过敏原透过受损的皮肤引起皮肤发炎,通过保湿可以修复皮肤屏障,达到治疗及预防特应性皮炎的发作。
婴幼儿沐浴后应尽量选用成分简单、无香料、无酒精、不含羊毛脂成分的保湿乳或霜。避免选择含动物性油脂保湿剂,如绵羊油、马油等。此外,天然植物油,如茶籽油、橄榄油等以及各类消字号的抑菌霜、修复霜等也尽量避免使用。
一般来说,乳液适用于夏季及皮肤轻度干燥时,霜或油膏则适用于冬季及皮肤中重度干燥时。洗完澡后用干毛巾蘸干(避免来回擦拭)身上的水分后立即(3~5分钟内)涂抹润肤露,涂保湿剂的次数依皮肤的干燥情况而定,比如在涂后2~3小时后皮肤再度干燥,则及时再涂。一般建议儿童每周用量至少100克,成人每周用量250克,并且最好能坚持长期使用保湿产品,甚至在皮炎缓解后也继续坚持使用,预防特应性皮炎的复发。
医生指导下外用药物治疗
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有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一线疗法。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皮损性质、部位及病情程度选择不同剂型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制剂,以快速有效控制皮肤炎症,减轻症状,但却不建议家长自己随便用药,甚至盲目使用添加了不适合孩子用的激素成分的各种修复霜,天然无添加的湿疹膏、抑菌霜等。
吸入性过敏原
食物过敏原
尘螨
霉菌孢子
动物皮屑
鱼虾
牛奶
鸡蛋
小麦
花生
孩子总是在面颊、四肢关节处、躯干、眼睑、耳廓、耳后等部位反反复复地起湿疹,还特别地痒,常常让孩子痒得寝食难安,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及学习,让不少家长很是困扰。这到底是什么皮肤病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新闻推荐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记者张洵通讯员李朝金小洣元宵节过后,气温日渐转暖,很多人会感到困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