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闻 越秀新闻 荔湾新闻 海珠新闻 天河新闻 白云新闻 黄埔新闻 花都新闻 番禺新闻 南沙新闻 增城新闻 从化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广州 > 广州新闻 > 正文

“最美中医”林丽珠: 将中医药发扬光大服务民众走出国门

来源:南方日报 2018-11-26 09:38   http://www.kcqsx.com/


林丽珠。

南方日报记者张梓望摄

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后,与广东省改革开放相关方面代表交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林丽珠是其中代表之一。

从医30多年来,林丽珠医病也医心,不仅坚持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优势,而且践行大医精诚理念,创办人文关怀病房,为患者撑起一片蓝天。中医药是瑰宝,让中医药走出国门是中医人的使命。林丽珠表示,未来她将与更多中外高校、医疗机构展开合作,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探索医学的更多可能性。

●南方日报记者黄锦辉

“医者父母心,医病也医心”

肿瘤是人类的健康杀手。在对抗肿瘤的道路上,每一位肿瘤医生都有一套法宝。对林丽珠来说,她的方法是“中西结合”和“人文关怀”。

身处中医院,但林丽珠既不刻意追求中医治疗,也不排斥西医治疗。一直以来,林丽珠关心的是如何为病人寻找最佳治疗策略,“中西医结合不是一句空口号,医生要全面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知己知彼,才能让患者活得更长更好。”她说。

2010年,当时72岁的周老伯突然高热不退,后来被确诊为来自肾脏的滤泡性淋巴瘤。辗转求医被拒,他一度陷入了绝望。后来,他找到了林丽珠。

林丽珠不仅为周老伯制定了针对性、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还帮他多次克服抗癌路上的荆棘与苦楚。最终,周老伯的恶性肿瘤得到有效遏制,他也每天坚持口服中药治疗,到现在都没有复发。

行医多年,林丽珠始终以病人为中心,经她治疗的病人都赞不绝口。多年来,她所在的肿瘤中心连续6年获得医疗安全奖。

“医者父母心,医病也医心”——这是林丽珠的行医理念。“医生习惯用药物去治疗病人,但在心理上给病人治疗,几乎空白。”林丽珠发表过多篇研究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文章,在国内率先将生存质量的评估用于中医肿瘤的疗效评价中。

林丽珠尝试从自己的病人开始。初诊时,林丽珠开始为病人做心理辅导,鼓励他们要保持乐观,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

比起门诊病人,住院病人更容易焦虑。林丽珠就开始组建天使之翼志愿服务队,成立了肿瘤康复俱乐部,用音乐和言语陪伴癌症病人走过最难的路程。在这里,住院病人每逢节假日,都能收到医生志愿者的小礼物,或一张卡片,或是一束鲜花。

中医药对抗肿瘤大有作为

林丽珠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中医药发扬光大、服务民众、走出国门。

“要将中医药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相结合。”林丽珠表示,社会需要建立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坚持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认识到中医药在健康保健和预防医学领域的作用。

今年,林丽珠和她的团队推出了《健康中国中医药防治肿瘤丛书》,并在全国图书博览会上首发,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看到这一幕,林丽珠感到很欣慰,“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中医能防治肿瘤”。

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走出国门,发挥传统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西医是对抗癌症的主战场,中医抗癌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但林丽珠认为,中医药对抗肿瘤,大有作为。

比如,我国肝癌患者,70%有乙型肝炎。早期手术切除后,肝癌复发率较高,但中医在预防复发和转移方面有它的作用。对于不能手术的中晚期患者,若是肝功能较好,介入微创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可引起肝功能损伤。此时,若能引入中医药治疗,便能保肝抑瘤;对于晚期、肝功能不好的患者,中医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

如今,“中医热”在全球蔓延,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学者对中医药产生兴趣。“中医药发展迎来最好的时机。”林丽珠表示,更多国际往来和合作,将推动中医药登上世界中心舞台。

人物名片

林丽珠是广东省名中医,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从医30多年,林丽珠一直倡导人文关怀,牵头成立肿瘤患者康复俱乐部,开展叙事医学实践,建立人文病房,让患者在治疗中感受到温暖。

2015年,林丽珠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后,广东省总工会为她建立了医疗行业中唯一的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年,林丽珠被评为“全国最美中医”。2018年,林丽珠获得“中国好医生”称号。

■对话

医疗事业要发展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南方日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医疗行业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您感受最深的变化是什么?

林丽珠:我感受最深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众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前,广东卫生资源短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现在,虽然医疗行业仍有难啃的硬骨头,但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去年,广东率先在全国取消药品加成,让医疗事业真正回归公益。此外,广东在中医振兴方面走在前列,2006年率先提出了中医药强省的概念。面对基层医疗的短板,广东大手笔投入,升级县级公立医院的规模,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成为第一选择。

南方日报:中医事业要进一步发展,您认为需要做什么?

林丽珠:医疗事业要发展,人才培养尤其重要。医生的成长周期长,学习压力大。对中医肿瘤医生来讲,更是如此。中医肿瘤医生必须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再是了解肿瘤生长机制和治疗方案的肿瘤专科医生,最后才是个会用中医治疗肿瘤的医者。每一步的跨越和成长,时间很漫长,过程很艰苦,这让部分学子望而却步。

但庆幸的是,还是有很多学生热爱医学,想做医生。之前,我们开设了五年制本科中医肿瘤学方向班和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如硕士、博士、专科培训医师等,反响都很好。

人才的成长更需要一个国际化环境。随着中医药逐步进入世界医学舞台,有不少国外院校和医疗机构抛来了“绣球”,想和我们一起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未来,我们团队将会有更多的医生到国外,通过科学的研究向更多人阐明中医药的疗效。

新闻推荐

八大主题展馆诠释“艺术广州” 第23届秋季广州艺博会11月30日~12月3日举行,规模同比扩大三成

《谁与争锋》雕塑何健君《摩登时代》油画别洛夫·奥列格维奇俄罗斯《解脱的女人》油画EzequielLope...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最美中医”林丽珠: 将中医药发扬光大服务民众走出国门)


 
频道推荐
  • 期期自选不守号广州大伯中797万元
  • 自救+互助“防非”,养猪人谋求共生
  • 广州仔毕聪用琴声征服卡内基
  • 光伏产品价格大降九成背后:企业借规模扩大全球抢单
  • 潮流兴起“荒野原生美”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