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观看机器人跳舞。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伴随着《小苹果》欢快的节奏,“小白”一边唱一边扭动着身体,一举手一投足都呆萌、可爱,引来同学们的围观和尖叫。
昨天,记者在惠州市“双创活动周”活动之一———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意·创新·创业文化展览”活动现场看到了这一幕。手工创新展示、创新研发成果展示、创客经验交流、创新创业课程培训……在活动现场,校园创新创业成果亮点纷呈。
学生团队研发选课系统等手机软件
“小白”是一个舞蹈机器人,它不仅会唱歌、跳舞,还会表演礼仪。这是年仅18岁的黄意锋通过电脑编程实现的。
黄意锋是惠州城市职业学院2014级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自造者创客空间一员。据该团队负责人介绍,该团队目前吸引了学院10名有编程爱好的学生加入。目前,由该团队研发的论坛讲座系统、选课系统、学生综合评价系统等手机软件应用系统,已应用于学院的日常管理、教学。
此次活动,创客空间还向学生现场展示了通过编程实现的意念控制无人飞机等高科技成果。此外,由该院机电工程系3D打印研发团队展示的3D打印技术让现场观众惊叹不已。
“创咖”现场分享创业心得
在惠州大学生创业界,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的wolfer团队小有名气。今年5月,这个由6名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创业团队主创的 “思迪咖啡”项目获2016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wolfer团队此前曾开发过一个名叫 “饥饿校园”的外卖平台,日均销售额达1800元。此外,他们还经营了学校的公众号,目前有6000名学生粉丝。
“思迪咖啡”经营者之一、wolfer团队成员、城市职业学院大三学生张伟彬介绍,目前“思迪咖啡”月营业额逾3万元。“我们除了有咖啡,还有文化沙龙、公益活动和假期培训。”张伟彬说。在此次活动中,他们以“思迪咖啡”为基地开展创新创业互动,分享创业心得体会,给想要创业的学生提出建议。
当天,在活动现场的西点DIY区,由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烹饪艺术系学生制作的糕点刚出炉,就被同学们一抢而空。烹饪艺术系学生郭宇航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创业经历,让他感觉非常兴奋,他的梦想是毕业后开一家自己的蛋糕店。
本报记者张斐
新闻推荐
杜绝“潜规则打败明规则” 加强党内监督,强化外部约束,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曾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遵循。针对近年来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