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
随着科学“坐月子”观念深入人心,月子中心也成了“香饽饽”。但日前,上海一名新生男婴却在月子中心内死亡,让人扼腕叹息。近日,记者暗访了重庆十多家月子中心,揭开其乱象。(2月13日《华龙网》)
据记者调查发现,“月子中心”乱象不少:月子中心并无指导定价,价格从3万-10万不等,同一家月子中心的差价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在签合同时,月子中心表示是一对一的护士,但事实上,却是护士和保姆轮流照顾。另外,目前月子中心没有具体的准入标准,例如房屋的设施设备标准、卫生条件、护理团队资质和人数等都没有规定。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一旦遭遇侵权,维权也难,因为月子中心涉及多个“婆婆”,如食品涉及食品部门监管,卫生涉及公共卫生部门监管,有的地方还涉及环境等部门监管。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目前纳入卫生监督的有7类28种公共场所,属于新生行业的月子中心并不在列。这意味着月子中心并没有卫生监督,可谁都知道“月子中心”的卫生是很重要的,否则,孩子可能会感染病菌,导致孩子生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月子中心”涉及孩子和大人的健康,理应监管很精细,一方面需要相关证件,比如,“月子中心”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如果提供用餐服务,比如月子餐之类的,也需要后置许可。但事实上,许多“月子中心”是没有相关证照的,想怎么开都行,想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都行;另一方面是监管缺乏,看似都管得不着,却可能谁都不管,自然很难尽到监管责任。
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月子中心”为了节省成本,为了多赚钱,可能连基本的原则都不顾,更谈不上自律。“月子中心”作为新兴的行业,不能等到出了事故才出来监管。其一,需要给这个行业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其二,要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其三,需要准入门槛;其四,要有严格的监管和严厉的惩罚;其五,需要建立投诉渠道,改变月子行业“无门可诉”的境况,从而促行业在得到规范的同时可以良性发展。“月子中心”的管理同样事关民生,不能再由着其任性了。
新闻推荐
又逢情人节,礼物创意年后考验之第一关。根据苏宁发布的“情人节消费大数据”显示:今年的情人节礼物档次进一步“升级”,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