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国际新闻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首席评论 谁是“有害教育类App”第一责任人

来源:羊城晚报 2019-02-15 13:12   http://www.kcqsx.com/


□邓海建

据本报昨日报道,教育部去年底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来,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记者调查发现,仍有部分App顶风作案,出现涉黄信息,有些不良App换个马甲以公众号、小程序的形式链接游戏和商业广告,有的学校甚至暗示家长装App查分数看考卷,有的还有付费陷阱。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话用来形容有害App在校园肆虐的现状,仍是准确不过的表述。

教育类违规App早就过了“放水养鱼”的阶段:一方面,整治未停步。目前,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仅苹果应用商店下架的教育类App就超过15000个;另一方面,自律已上线。一些在线学习App运营商还专门发布了App进校服务的行业自律倡议。不过,校园这块庞大的肥肉,显然是不少“挣快钱”的伪教育App的头号战场。

事情不复杂,道理很简单。现在的问题是,进入校园的有害App是不会主动撤出这个肥硕的市场的。那么,在App终端监管挂一漏万的现实语境下,究竟谁才是“有害教育类App”的第一责任人呢?这个问题不回答好,难免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状况,最后受害的还是学生和家长。有一个共识倒是越来越清晰:“有害教育类App”固然是社会治理的责任,但面对登堂入室的校园内的“有害教育类App”,校方岂能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有的学校暗示家长装App查分数看考卷、有的还有付费陷阱,这种“家校合作”的擦边球,校方和教育管理部门理当是第一责任人。一则,教育类App进校园究竟是怎么个流程,眼下基本是个糊涂账。有的是上级发文推荐的,有的是校方“友情推销”的,有的甚至是莫名其妙进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App进入中小学校园”到底该遵循怎样的程序正义,不谈全国标准,起码也该有个地方规矩。要不然,被商家搭便车谋利不说,还可能成为权钱勾兑的新天地。二则,一些教育类App进校园已经成为“教育摊派”的新变种,致民怨四起、舆论哗然。校方和教育部门如不能有效甄别并监管好“App进入中小学校园”这件事,起码应该避免瓜田李下之嫌、而不至于把教学信息一股脑打包给这些App公司。更大的问题在于,竟然有学校要求通过App查分查排名,且这项“刚需”服务只能是付费的VIP用户才能享有。这种“校企合作”挣钱的勾当,拿着学生的学习信息再高价贩卖给家长,合情合理、合规合法吗?

因校制宜的App江湖沉疴泛起,那么,就该给App进校园画个红线:一方面是要将“进校权”上移,由教育部门统一扎口,非审批、不允许,谁审批、谁担责;另一方面是在校园范围内清理已经进校的各色App,但凡有收费的项目或诱导的内容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校方的领导责任。惟其如此,双管齐下,将校方与教育部门明确为进入校园的“有害教育类App”第一责任人,权责对等的公共治理逻辑才不至于虚化,教育类App上的花式寻租才会有所畏惧。

新闻推荐

需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本报评论员祝乃娟关于演员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近日,北京电影学院发表声明称,已经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并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首席评论 谁是“有害教育类App”第一责任人)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