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易劳逸 译者:苑杰 版本:重庆出版社
海外中国研究的开创性人物费正清,在早期曾提出近代中国发展的“冲击-回应”模式,认为传统中国长期停滞,而经过欧洲的冲击才开始摆脱困境、被迫发展。他后来对其学说作了修正。而易劳逸,这位费正清弟子就致力于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经济与社会,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中国的开启,内部因素占据更主要的位置。
按易劳逸的理解,这些因素可追溯至16世纪。“经济领域开启了商品化和货币化进程,对外贸易得以发展,传统社会阶层划分被打破,民众书写能力得以普及,人口得到迅速增长。”在1840年前,它们就已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结构变革的力量。如今,较为完整呈现这一研究的《家族、土地与祖先》有了中译本。全书从小农经济、商品贸易、制造业,以及社会阶层、信仰等层面论述,这一整体性经济社会视角可使人通览中国四百年间的演进,与侧重于政治史或思想史的研究形成对照。
(罗 东)
新闻推荐
区交警部门深入公交、出租车公司开展节后复产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提高驾驶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区交警部门深入公交公司开展宣传活动。(通讯员供图)珠江时报讯(记者/杨慧通讯员/连艺)春节假期结束后,为提高驾驶员的应急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