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 赵耀中据新华社长沙2月20日电给孩子服用过多维生素导致孩子中毒、老年人乱服保健品、自行配制草药治病被送医抢救……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儿童成为乱服保健品伤身的高危人群,很多人由于迷恋各种保健品不能自拔,成为名副其实的“保健品控”。
“保健品控”们各有各的“控”
据湖南省老年医学与健康科学传播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刘幼硕教授介绍,“保健品控”们常有以下类型:
——渴望关注、渴求温暖型。刘幼硕说,很多老年人保健意识越来越强,身边没有孩子,常常陷入孤独、寂寞的情绪,保健品销售员趁机拉老年人参加讲座、活动,让老人们倍感关怀,甘愿为其营销的保健品买单。
——自我补偿型。一些老年人觉得自己安享晚年的方式就是购买保健品。“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乱吃保健品对身体的危害。”湘雅三医院老年病科副教授江凤林说。
——四处寻求偏方型。中南大学医院药学研究所所长、湘雅医院副院长龚志成介绍,一些病人在服药的同时喜欢服用保健品,以为这样是在养生,殊不知这不仅加重了肝肾负担,还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规范“保健”市场、提升健康素养应双管齐下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了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促进“保健”市场健康发展。专家建议,在整顿“保健”市场的同时,还应不断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江凤林指出,不少公众健康素养长期处于“及格线”以下,特别是老年人对于健康的需求与科学养生信息的供给不对等。
刘幼硕指出,应联合医疗机构、权威专家、媒体加大科普力度;年轻人要注重老人的“精神赡养”,主动帮助老人寻找科学的保健方法,并定期带老人去正规医院体检,在正规渠道购买值得信赖的保健产品。
新闻推荐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就在元宵佳节举家团圆之际,民警的警灯依然闪烁。2月19日晚,北京朝阳交通支队高速路大队民警在京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