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特/漫画
晋安检方值得赞赏
福州“制止侵害反被拘”一案,首先是一个涉及侦查、起诉的法律事件,然后才是舆情事件。
从法律层面,该案共有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2018年12月26日,事件发生;2018年12月29日,赵宇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2019年1月10日,因检察院决定不批准逮捕,赵宇被释放;2月20日福州市晋安区警方改变罪名,对赵宇以“过失致人重伤案”移送晋安区检察院;2月21日凌晨1点,福州警方发布通报称,晋安区检方对赵宇作出不起诉决定。
事件刚发生时,并没有产生舆情。只是当赵宇被福州晋安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介入此事后,舆情才相应而生。
综观此案,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晋安区检方从一开始就对晋安区警方的决定持保留意见。这是法治社会之幸。它至少说明,此案在检察阶段并没受到过多的干扰,晋安检察机关坚持了自己的法律判断。
晋安检方的法律判断,显然受到同类案件的启示。比如轰动全国的昆山“反杀案”最后翻转后,最高检曾将其作为指导案例,拓展正当防卫实施边界,鼓励社会公众敢于见义勇为。
而与昆山“反杀案”相比,“制止侵害反被拘”案件当事人赵宇的行为,在起因、手段和结果三个方面,更符合正当防卫和见义勇为的定性。从起因看,“反杀案”是因自己遭受不法侵害,赵宇案是他人遭受不法侵害,两案的正当防卫本质一样,但赵宇的行为有更多的见义勇为的成分;从防卫手段看,“反杀案”是持刀自卫,赵宇案是徒手博斗;从结果来看,“反杀案”造成不法侵害者死亡,赵宇案只是导致不法侵害人受伤。而让公众啼笑皆非的是,见义勇为的赵宇身陷囹圄,不法侵害人李某反而毫发无损地在外面逍遥自在打麻将。
公共舆论对晋安检方的法律判断表示理解、支持甚至赞赏。然而,晋安警方也同样表现出了自己的“坚持”。在“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晋安检方驳回后,仍然“不忘初心”,改变一下罪名,以“过失致人重伤”为由将赵宇移送晋安检方。
别把“应付”当“回应”
晋安警方的“坚持”,受到社会公众及公共舆论的强烈质疑。无论是社交媒体还是传统大众媒体,有关此案的讨论、困惑、非议等,使舆情得以生成、发展和蔓延。与此同时,舆情走向也由一起个案是否公平转向了对中国司法现状的悲观情绪。甚至有人断言,刑拘赵宇一事,是昆山“反杀案”后法治建设的一次明显倒退,是对见义勇为的价值观的一次重大打击,是让公众感到绝望的“恶的示范”。
舆情压力之下,福州警方连忙释放出重视舆情的信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福州警方回应称,“舆情发生后,各级部门都在积极地应对处置”。放在平时,这一回应可能受到媒体的肯定与鼓励,但在案件呈胶着状态且无实质进展迹象之时,媒体的耐心早已消耗殆尽。人民日报海外版公号“侠客岛”就率先对其当头棒喝。
“侠客岛”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回应的两个漏洞:一、如果这事没被媒体报道,没有产生舆情,是不是就不积极应对?二、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当地警方“不是去调查真相,而是积极应对舆情”,显然本末倒置。
其实还有另一个漏洞,即所谓“应对处置舆情”,究竟是积极“回应舆情”,还是消极“应付舆情”?对舆情的不同态度,反映出基层部门对舆情的不同认知。
舆情是个人以及公众关于公共事务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存在,无所谓好坏与正负,更不是“敌情”和“险情”。以昆山“反杀案”舆情为例,表面看它给昆山警方施加了压力。但从结果看,它发挥了“社会预警器”的功能,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得益,促进了司法公平,增进了社会公众对中国法治的信心。
通常情形下,“应对处置舆情”或多或少都含有消极地应付、对付、搞定舆情的意思。相比过去回避舆情、漠视舆情,即便是应付、对付舆情,都表明重视了舆情,这也是一种进步。但仅有重视是不够的,还应从消极变成积极,从被动变为主动,正视舆情中的核心诉求,着力解决问题。
不应再留“舆情尾巴”
舆情回应的质量和效果,以“共识构建”为衡量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在舆情事件中,舆情主体的回应能否跳脱个案回归到基本的价值观层面,让当事一方及社会公众满意,由此形成“共识”。如果仅仅是对个案舆情的“应对处置”,或者是“应付与对付”,就绝不可能构建出“共识”。
回到福州“制止侵害反被拘”一案,当地警方对舆情“应对处置”的态度,或许是真情流露,或许是表述欠妥,总之,没能让社会公众看出“共识构建”诚意。其直接后果,是在福州警方发出案情通报之后,公共舆论对这份通报仍然提出了批评。
首先,福州警方通报称,李某因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已于2月19日在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监视居住,公安机关将视其病况采取相应法律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但是,根据相关公开报道对案件事实的描述,李某存在“踹坏门锁”“用烧水壶砸头”“用凳子砸”“强脱衣服”等暴力行为,已涉嫌强奸未遂。李某不仅有犯意表示,而且有实际行动,非法侵入住宅就是实施强奸的手段。而福州警方的通报,只字未提“性侵”, 反而将事件的起因归结为“争吵”和“肢体冲突”,这是变相抹杀赵宇的见义勇为行为。
其次,福州警方的通报,对影响案件的起因只字不提,却公然披露受害女性的地点和职业,客观上存在以道德判断影响司法公正的动机。
最重要的是,福州警方在通报中引用刑法177条第二款规定:“情节轻微者不予处罚”,是给赵宇留下一个前景不明的“法律尾巴”。言下之意,不处罚赵宇,只是为了“应对处置”舆情,而不是认定你没有犯罪。
这条“法律尾巴”将给赵宇带来两个后果:一、既然你有罪,你就没资格申请国家赔偿;二、既然你有罪,那个在外逍遥自在打麻将的侵害人李某,仍有可能对你提出民事索赔。
不过,舆情走向并不可能被福州警方完全掌控。这条“法律尾巴”在给赵宇埋下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暗雷的同时,也给他们自己留下了 “舆情的尾巴”。它同样可能随时爆发,同样可能随时扫到自己。
话头:
“时间视频”报道,厦门市思明区仙阁社区围墙上的普法宣传画火了。该宣传画用了“司马光砸缸”的典故,但并非鼓励民众主动救人,而是将司马光的行为归到“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类别,标题即“司马光砸缸罚款二十”。宣传画上大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在被舆论质疑后,宣传画制作单位思明区司法局称,该画并无不妥,不要吹毛求疵。
喊话:
司马光砸缸,既是见义勇为,也是见义智为。这么好的一件事,竟然被当成反面教材,既冒犯古人,又曲解法律。可谓“鸭子死了嘴巴硬”。
话头:
中新网客户端报道,2018年,一款叫“爱情银行”的APP被称为社交黑马。这款打着“情侣连续签到365天,就可获得1000元现金”口号的社交软件,在2018年2月推出不久后,就冲进APP store社交榜前20。如今一年大限将至,很多用户却发现,签到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爱情银行”里的钱也不是说取就能取到的。
喊话:
不出意外的话,“爱情银行”赖账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只是一点让人想不通:你的爱情,为何要在别人那里打卡、签到?
新闻推荐
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 就业性别歧视被禁止
2月21日,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要求依法禁止招聘环节中的就业性别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