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国际新闻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男性遭家暴”不应被污名化

来源:信息时报 2019-03-01 01:19   http://www.kcqsx.com/


热点观察

近日,浙江杭州市妇联发布《杭州市反家庭暴力工作调查研究报告(2016-2018)》。白皮书显示,《反家暴法》施行三年来,在2018年,家庭暴力投诉总量首次下降。但与此相反的是,三年来,男性报案数仍持续逐年增长(《钱江晚报》2月28日)。

与女性相比,男性遭遇家暴往往会更加沉默。在一个盛行印象管理的时代,为了维护“镜中我”,一些男性即使遭遇了家暴也会选择忍气吞声。如此,令一些女性更加有恃无恐。

笔者老家在江汉平原的一个村庄,“男性遭家暴”在本村屡见不鲜。为何?在娶妻难、娶妻贵的农村,女性在婚姻进入和退出上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和选择空间。一些对丈夫不满的妻子,动辄用辱骂、甩耳光等家暴方式来发泄情绪。被打骂的男性当然不是打不过妻子,而是不敢还手。“男性遭家暴”的背后,隐伏着乡村男性的婚恋困境。

无论城乡,伴随着急剧的社会变迁,女性逐渐从私人场域进入公共空间,在社会分工与资源支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即使在城市,也会有一些男性由于在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性格特征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而存在遭受家庭暴力的可能。说到底,家暴不只是体力上的差异,更是权利和资源上的失衡。

“男性遭家暴”很容易被贴上“窝囊废”的标签,遭遇污名化,承受二次伤害。被家暴的男性通常被视为无能者和失败者,承受着心理上的挫败。在乎“脸面”,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令一些家暴受害者没有勇气正视“真我”。

长期以来,家暴问题常常被模糊化。明明是背离社会规范的偏差行为,却用“脾气不好”来遮掩;明明是寻求法律庇护的正当行为,却被道德泛化为“家丑外扬”;明明是家暴的受害者,作为男性却往往被“惯性联想”为自身也存在着问题。可见,只有让公众实现观念的重塑,才会少一些污名化,多一些公正客观,“男性遭家暴”才能在舆论场上得到声援,从而让他们少受伤害。

◎杨朝清 大学教师

新闻推荐

炎帝生物床垫售价近3万元 顶风"百日行动"违法作案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8日讯(记者李荣马先震)近日,云南昆明盘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响应“百日行动”,针对药店、美容美发店的相...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男性遭家暴”不应被污名化)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