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欢聚、工作应酬,难免会在餐桌摆上一两瓶酒,为增进彼此感情助兴。有人说“无酒不成席”,当“酒逢知己千杯少”时,那可就要小心了。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心身医学科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庄希航指出,适量饮酒可促进血液循环,但长期过量饮酒容易引发健康问题,很有可能还会引发“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长期酗酒 出现幻觉等精神异常
“医生,天上有神仙在跟我说话,我知道我老婆在外边有其他男人……”一走进医院,52岁的罗先生已是分不清方向,就连身边搀扶着他的妻子也认不得了。眼瞅着罗先生出现这样的丑态,罗太太眼里透露出些许无奈。她说,自从结婚之后,罗先生就从未离开过酒,至今已有30年的饮酒史。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小酌几杯,到后来,每天至少需要有1斤半白酒下肚才算“完成任务”,有时甚至还会更多。而到近几年来,一般人起床后就是刷牙、洗脸后喝杯水,可罗先生起床后就是先喝上一口酒。
罗太太也曾想过各种方法让罗先生戒酒,她专门到家附近的商铺,恳求大家不要卖酒给她丈夫。而罗先生为了买到酒,还骑车跑到隔壁村去购买,这让罗太太非常无奈。而且,一旦有时喝不上酒,罗先生还会出现手抖、冒汗、烦躁不安的情况。随后若有酒下肚,这些症状就有所缓解。直到最近身体检查时,罗先生被查出有肝功能异常等问题,罗先生才下定决心要戒酒。
可这戒酒才一二天时间,罗先生的身体出现较大的状况,精神上产生大量幻觉,不断地说着“胡话”。经初步诊断后,医师诊断罗先生患上“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并安排罗先生住院。住院当晚,罗先生半夜出现“地面上有很多很老鼠”的幻觉,说话也已经语无伦次,不识亲人,不知时间和地点。医师说,这是戒酒之后出现的戒断症状,属于酒戒断性谵妄,于是让家属买了点酒,让罗先生少量喝点。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医师通过大量输液补充罗先生自身营养,配合精神类药物和心理治疗,罗先生的饮酒量逐渐减少。一周的治疗后,罗先生的幻觉减少,人也清新不少,整个人精神状况良好。
酒精依赖 受社会与个人问题影响
很多人认为精神疾病离自己距离很远,酒喝多了,睡一觉就清醒了,怎么会和精神疾病联系在一起呢?有着多年临床治疗经验的庄希航表示,酒精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成瘾物质,酒精中毒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酒精是一种亲神经物质,一次相对大量饮酒即导致精神异常,如果长期饮用可以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包括依赖,戒断综合征以及精神病性症状,除精神障碍之外,常出现躯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根据社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百分之5.4左右的人群出现酒依赖或酒滥用,在我国东北以及国外欧美地区发病率更高。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发生常与社会文化因素、家族聚集、个体易感性及心理学因素有关。庄希航指出,酒精导致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和临床特点包括单纯醉酒、病理性醉酒、复杂醉酒等急性酒中毒和依赖综合征、震颤谵妄、酒精中毒性幻觉症、酒中毒性脑病等慢性酒中毒。
那么要如何判断是否患上酒精导致精神障碍呢?庄希航说,长期喝酒的人因产生身体的依赖性,一旦停酒会产生身体上的不舒服,常见的有心慌、出汗、手抖、高血压等状况。患者的酒精耐受度增高,喝酒的量越来越多,浓度越来越高。酒依赖的人会产生固定的饮酒模式,因其夜间的新陈代谢导致体内酒精浓度下降,早晨起来就喝酒。而且长期饮酒的人会失去很多原来的爱好,最后只剩下的兴趣就是喝酒了。
酒精依赖是一种精神障碍,但少有人知,也有人错误地认为只有喝高度酒才会出问题。事实上长期饮啤酒,不节制的滥用酒精也会形成酒精依赖同样会患上精神障碍。庄希航告诉记者,罗先生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从健康饮酒到有害性饮酒,再到酒精依赖乃至出现幻觉等精神疾病,整个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近年来,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在精神科临床中有逐渐增多趋势,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幻听、幻视,被害妄想和嫉妒妄想及行为紊乱,甚至肇事肇祸。
戒除酒瘾 更需注重心理治疗
有些患者是长期饮酒后才出现精神障碍症状,而有的则是先有精神精症状后才去饮酒的。庄希航就曾接待过这样的病患,一名企业家因抑郁、焦虑导致的失眠,每天睡前都要饮酒才能睡着,发展到后来要喝上半斤洋酒才能睡着。像这种“借酒消愁”的方式,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他表示,长期饮酒的患者会产生酒精依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甚至出现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长期酗酒者一般在停止饮酒24小时后会先后出现一系列症状,即酒精戒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震颤、谵妄、抽搐、意识混乱、精神运动和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等。这种症状一般在停止饮酒后72小时至96小时表现得最为严重。
酒精成瘾的患者有时单靠自己的毅力无法完成戒酒,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长期酗酒者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戒酒,通过减量逐渐减少酒精的摄入,直至最后戒除。庄希航表示,酒精戒断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酒精依赖症患者很难自行戒酒,且自行戒酒后出现戒断综合征也较为危险。很多患者在戒酒过程中会出现戒断反应,严重的会出现震颤谵妄,如不及时处理会发生意外甚至生命危险。他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药物和心理干预等戒除酒瘾,并根据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戒除"心瘾"更为重要。”庄希航特别强调,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及心理辅导等。出院之后,不仅要自我调节,也需要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并给与较完善善的系统支持,通过心理的疏导完成最终的康复。庄希航建议,社会各界应大力宣传过度饮酒的危害性,积极宣传酒精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提高人群的整体认识水平。同时,加强社会支持,做好患者的心理卫生工作并进行早期干预;严禁未成年人饮酒,加强法律监督和检查工作。
本报记者 李德鹏
新闻推荐
不提也罢媒人:我想介绍个女朋友给你。剩男:她长得怎么样?媒人:不提也罢。剩男:那她了解我的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