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国际新闻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读四首诗,解码隋唐历史

来源:揭阳日报 2019-03-04 01:00   http://www.kcqsx.com/


金陵南京的乌衣巷。

《卖炭翁》图。 综 图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些诗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社会、文化信息。笔者想通过几首唐诗的解读,来分析一下诗歌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从《汴河怀古》看隋炀帝千秋功过

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说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到了唐代仍然是利国惠民、沟通南北的大通道,但是他为了开凿运河不恤民力,老百姓揭竿而起,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诗人说如果没有造船游江南的事,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相媲美的。

隋炀帝为什么要修运河?原因是隋朝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等都在西北,各种生产生活资料供不应求,需要把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粮食、物资运到关中。

中国的水系绝大部分是自西向东流,要实现这样一个由东南调到西北的运输路线,没有一条合适的现成水道。隋朝以前对大运河的分段开凿就已经开始进行了,隋炀帝只是把各个河道连接起来,修成了一个三角形。

从江南一直修到开封附近,然后再通过黄河渭水继续向前,这条线很明显是为了用江南的物资来支援关中而打通的。

还有一条线是从开封一带往北京走,这条线实际上是为了向今天的河北地区运输兵员和物资。为什么有这样一条线呢?原来隋朝时来自外部的威胁已经逐渐从偏西北向东北迁移了。早期的北方民族主要由西北南下,从秦代到唐代,都城皆选在关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抵御自西北来犯的草原民族。但到了南北朝后期,草原民族南下从由西北方为主逐渐转向由东北方为主,如后来兴起的契丹、女真,以及再后来的满族等,因此建立东北的防线非常重要。所以运河不仅解决了关中物资不足的问题,也考虑到了东北战略前线的问题。

东北成为巨大威胁后,政治中心不仅向东移,还开始向东北移动,这也是元、明、清三代的政治中心都在北京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来的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到北京,直接贯通南北,使政治中心北京跟南方的经济重心直接对接。这种大格局变化事实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

从《乌衣巷》看社会阶层更新重组

刘禹锡的《乌衣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在感慨时事变迁的同时,其实也隐喻了中国古代社会阶层重组、变迁、更新的历史大趋势:一条线索是门阀士族的衰落及新的官僚士族的兴起;另一条是重新排定士族的位次。

“王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两个重要的士家大族——王家和谢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并逐渐走向顶峰的门阀士族,他们在政治上垄断仕途。比如九品中正制讲“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就是根据你的出身来评定你入仕为官的资格等,如果你出身大族,就可以评为上品;如果你只是寒门庶族,那永远只能是下品。在经济上,他们实行大土地所有制,可以占有大量的土地,形成庄园并役使大量的依附人口,并且这些都是不编入国家户籍的。在婚姻上,他们讲究门当户对。所以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婚姻关系上,由士家大族形成的社会等级都是相对封闭、凝固的。另外,所有士族的排定都是得到社会认可的。

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明当时的社会阶层、阶级、士族等级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原来的士族位次排定得不合理,下令修订《氏族志》。修成的《氏族志》,按老规矩崔姓为第一,把李姓排到了第二。唐太宗认为应按照当时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来定次序,最终以皇族为首,即李姓排第一,外戚次之,崔姓降为第三等。

后来,武则天重新修订《姓氏录》,最主要的是把武氏列到第一等,其余再根据当朝现任官员的品阶依序排定。当时,五品执事官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录入《姓氏录》,此外,兵卒中立了军功的将士,获了五品以上的勋官,也可以列入《姓氏录》,但是旧士族如果在当朝没有五品以上的官阶就不能列入了。因此,许多抱持旧有传统观念的旧士族对《姓氏录》很不齿,讥称其为“勋格”(功勋的品级),并以被录入为耻,这是大部分人的反应。

隋唐以后,五代的君主都是武人出身,很多都是先从军,一路打到高级将领,终于成为镇守一方的节度使或是禁军首领,最后取代了中央政权,比如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就是当时整个社会阶层大变动、统治集团更新的过程。

从《夜看扬州市》看城市由封闭到开放

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楼,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这首诗实际上反映了唐代大都市从封闭到开放的一种转变。

唐代都城长安有很严格的规定。早上承天门的鼓一响,各个城门楼的鼓及街坊角的鼓全都跟着敲响,接着城门、坊门、市门依次打开,人们开始一天正常的活动。到了傍晚还要再敲一次鼓,又依次关上。所以长安城到了晚上是实行宵禁的,没有特殊情况和官府的文书,寻常人是不能在街道上行走的,金吾卫会整夜巡逻。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及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交易活动的日益活跃,相对封闭的坊市制度势必不能适应社会的经济文化需求。

王建的诗“夜市千灯照碧楼”,讲的是扬州夜市。扬州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王建的诗向我们展示了扬州兴盛的夜市整夜都在营业,一街灯火一街辉煌,人流涌动,来客纷纷,一番繁华的景象。

杜牧有一首诗叫《赠别》,其中写道“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此句反映出扬州十里长街歌台舞榭密集。本来,在封闭的坊市制度里不仅有宵禁,还规定除特殊情况外,所有的建筑都不能对街开门,必须开在坊里,由坊进入,因此街道两旁本不应该出现商业建筑或设施。由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和王建的“夜市千灯照碧楼”,我们可以想象扬州肯定不是高大的院墙和坊墙林立的封闭景象,而一定是街头熙熙攘攘,店铺灯火辉煌,是可以临街开店的,这样才称得上是“春风十里”。

从《卖炭翁》看财政体制变化

白居易的《卖炭翁》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中所写的卖炭翁,好不容易烧了一车炭到市场上来卖,却被帮宫廷采买的宦官强行夺取了,只给了很少的一点报酬。

为什么宫市使,也就是为内廷采买的宦官要抢老人这车炭呢?这车炭到底值不值钱?第二个问题,宦官为什么能出现在京城的市场上?

据史料记载,唐都城建在长安,附近南山上的树木多充当了建筑所需,基本上已经被砍伐殆尽了。京城不管是对建材还是对木炭的需求量都是非常大的,卖炭翁好不容易烧出一车炭,它是稀缺物资,这也是为什么宫市使要去抢这车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人口的集中使生态平衡被打破,长安周围自然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那么,宦官为什么会出现在市场上?唐朝以前,内廷的供应由司农寺、少府监、太府监(寺)等部门负责计划调拨,唐朝中后期的财政制度改革,使内廷以皇帝为首设立了自己的私库,皇帝直接掌握着很多财富,可以用来赏赐、采购,用作内宫的花费。

宫市使的出现跟唐玄宗有关。杨贵妃有个族兄杨国忠,唐玄宗委派他做内廷市买使,也就是为内廷采购,“安史之乱”以后,大内的财政已经被宦官掌握了,宫市使也就转而由宦官担任,所以我们在《卖炭翁》这首诗中可以看到宦官出现在了集市上。综 合

新闻推荐

青少年体质堪忧,德智体岂能兼备?

刘天放提起少年班,总能引起公众的好奇。日前,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少年班选拔复试现场获悉,今年的少年班选拔更...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读四首诗,解码隋唐历史)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