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
3月4日,河南大三女生靳金梓在求职返程途中,路遇一老人摔倒,护理专业毕业的她上前救助老人,直到老人被救护车运走。事后,靳金梓求职的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因为其义举,免试录取靳金梓进入医院工作。
求职返程途中,路遇老人摔倒,女大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老人,其“救人”的事迹经过朋友圈的传播,结果被求职的医院“免试录取”,成就一段“好人有好报”的佳话,见义勇为获得回报,这的确是好事。
其实,女大学生因为救人被医院“免试”录取是不太准确的。本来,医院院长看到了女大学生救人视频之后表示如果这个女孩来医院应聘,不用考试可以直接录用。但接着可能觉得不太妥,因为医院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如果有手抖等问题是没办法胜任护理工作的,最终医院还是对救人女大学生进行了面试,在对女大学生的学历、学习成绩、身体状况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觉得挺满意之后才算是“正式录取”了。确切地说,不是“免试”录取,而是“优先”录取。只是可能笔试这个程序免了,但“面试”却并没有免。
医院在录取医护人员时,既要看专业水准,也要看“医德”,但对于“医德”还真无法考量。不过,对于在“医德”表现特别突出的情况下,却应该考虑“优先”录取。女大学生救人,这表现出见义勇为的一面,值得点赞,也应该给予“优行先”录取的“优先权”。当然,医护人员是特殊的,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仅仅是因为“见义勇为”就奖励其成为正式的员工,这对病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事,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从公平的角度来说,因为见义勇为,就“免试”录取,不顾其专业水准,显然是不合适的。应该说,现在医院的做法是最合情合理的,既兼顾了对见义勇为的奖励,又兼顾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体现了公平和正义。
对于见义勇为的行为,要给予肯定和奖励。当下,一些见义勇为者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让人寒心。本来,社会中见义勇为的事并不是多了,恰恰是少了,如果再对一些见义勇为者做出不利的事,后果会是很严重的,也不利于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医院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女大学生救人的行为给予肯定,体现了医院的责任,给予救人女大学生“优先”录取的“特权”,也是让人信服的。不过,奖励见义勇为也不是“无原则”,也不能什么都可以当作“奖品”,“免试”录取的“特权”显然超过了一定的界线,也危害到公平,但“优先”录取却是最为合适的,因为具有优秀品质的医护人员是医院最需要的。在专业知识达标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救人女大学生,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合情合理的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灿霞)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交警市区三大队组织民警走进辖区学校开展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