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中国致公出版社/2018年11月——读《权力密码》
翻阅史书,字里行间记载着数千年来的朝代更迭,其中既有太平盛世,也有乱世纷争;既有大英雄的力挽狂澜,也有小人物的人性光芒。有时我们会意外发现,某两段相隔数百年的历史竟然惊人地相似,仿佛历史是在周而复始地循环,仿佛历史人物在不同时光间随意穿梭。古往今来,有多少明君良相、为民济世者,又有多少昏君佞臣、惨无人道者?作家王伟新近出版的《权力密码》,从经济学的角度另辟释史新径,以“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为主线,通过剖析一个个历史人物的迥异人生,深入解读权力在封建王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由“纸上谈兵”看执行者的无奈,从“完璧归赵”体悟出眼界决定成败,在“冰炭同炉”中感受秦法与激赏体制……《权力密码》一书涵盖了历史、经济、政治、哲学,从大禹治水到刘邦建汉,探究权力的演变、制度的变革,以及做事之道、用人之法,对吴起、韩非、赵括、商鞅、李斯、韩信等人进行了另类解读。在云涌诡谲的历史潮流中,在充满争议的历史事件里,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小秘密,以及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权大利小,容易滋生贪腐;责大权小,会打击士气;责小权大,多出弄权者。
书中通过一个例子,说明“格局”影响未来。战国中后期,齐闵王在苏秦的力促下,一举灭掉了宋国。岂料,这件事让齐国成了其他诸侯国的公敌,秦王嬴稷联合赵、魏、韩、燕群殴齐国。最终的结果是齐国差点被灭,从此一蹶不振,齐闵王也在逃跑中死在了楚国人的手里。当时最让人意外的是,素来被人称为虎狼之国的秦国,却承诺不要齐国一寸土地,打完了就撤兵。可以说在这件事上,嬴稷表现得实在太“仗义”了。舍得,有“舍”方有“得”,而舍什么、取什么,归根结底靠的是一个人对全局的掌握。嬴稷看似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收益,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天下的格局,为后来的嬴政一统天下奠定了最关键的一块基石。
权力争斗,归根结底是人的争斗。有文献记载,历史上真正的商纣王其实是一个少有的“牛人”:博闻广识、反应机敏、能言善辩,且孔武有力,能赤手空拳制服猛兽。这样一个能力不凡的君王,为什么最后却落了个国破身死的下场呢?王伟在书中分析道:商朝的种种政策弊端已经累积了数百年,各既得利益阶层早已是树大根深,彼此的关系盘根错节,甚至连商王室都是这个利益关系网中的一员。这就好比一个常年卧病在床的人,如果保持现状,就会被疾病慢慢吞噬掉生命,可如果上了手术台,结果很可能就是直接毙命。
历史的价值所在,取决于我们看什么和怎么看。正如《权力密码》中,历经数百年残酷淘汰而仍存于世的小诸侯国,靠得绝不只是运气,更多的是智慧。历史的经验以及教训,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一处可供随时汲取的源泉。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其意义便在于此。(任蓉华)
新闻推荐
周伟光医生是海宁市中心医院普外科的一位医生,今天他收到了一张强制休息的通知单。原来,最近一段时间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