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日前,上海流浪汉沈巍在几个短视频平台走红。因其谈吐不凡和文化涉猎广,被网友贴上了“国学大师”“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等标签。自从沈巍走红后,身边来了无数围观者,有人蹭热度开直播,有人照相、拍视频,有人提着食品作为报酬请他宣传自己的公司,甚至还有人在抖音上专门以“沈老师朋友”之名发布视频,并获得一定关注。(3月21日 封面新闻)
点评:“流浪大师”成网红,再次印证了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逻辑。沈巍越是强调自己不是大师、不需要资助、不想走红、没有名校背景等,越能激发网络围观热情,越能吸引蹭流量者。在这场狂欢中,最大受益者无疑是那些把沈巍当成“吸粉器”和“摇钱树”的各路主播、网红以及微商,而沈巍的真实诉求已被淹没。更有甚者,无中生有,编造谣言。过度消费“流浪大师”,吃相不雅。
给“房产中介钓鱼信息”
套上法律缰绳
■斯涵涵
一套照片成为多套房源共用的“实景”、相同房源价格相差数十万元、10个房源半数是假的……一些房产中介通过发布虚假房源、伪造房屋交易价格等方式,诱导购房者、租房者上钩。记者调查发现,房产中介发布虚假信息的现象在许多房产信息平台上存在,扰乱了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亟待加强规范管理。(3月20日 新华社)
点评:“钓鱼信息”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先是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环境,房产中介发布虚假信息,侵犯了民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其次,弄虚作假者得利,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很多中介竞相效仿,对行业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诚信道德建设。应规范房屋中介服务,出台明确、细化的法律规章,严厉打击虚假信息,充分履行监管职责,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此外,房产信息发布平台应强化审查义务,对发布虚假信息的中介机构和个人给予一定期限内禁止登录和发布信息的处罚,形成政府监督、行业自律、企业自查、社会参与的综合管理体制,才能刹住房产中介虚假信息泛滥之风。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21日下午,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武警部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