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有朋友问自己借东西的时候。但是,无论你们之间关系再好,这几件东西都要慎借,否则出了什么事后悔就晚了。
私家车外借:承担法律风险
相信有车一族一定经历过“借车”窘境。朋友向你开口借车,你是借还是不借呢?借吧,怕刮着蹭着,不借吧,又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实际上,随意出借机动车给他人确实要承担很多法律风险,一旦发生事故你可能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遇下面四种情况,借车人也得承担法律责任:
1、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2、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3、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4、 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身份证借用:有潜在的危险
借用身份证会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如他人使用你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过户车辆、注册成立公司等,如果信用卡恶意透支、车辆出车祸陷入法律纠纷、公司欠债破产等,都会给身份证的原主人惹上不少的麻烦,破财甚或承担法律责任也是有可能的。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规定: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至于民事责任,如果明知道借用人是办理信用卡而出借身份证,那就存在过错,而且属于“明知道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行为而不予否认的情形,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对于借用人的办卡行为并不知情,办卡人就属于无权代理,属于冒用他人名义从事民事行为,应当由其自行承担还款责任。所以,出借身份证属于违法行为。
手机:庞大的隐私库,慎借
以前的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而现在的智能手机俨然是我们庞大的隐私库,里面有我们无数的聊天记录、照片、浏览记录等等,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曝光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十分尴尬和懊恼。
此外,大多数人的手机软件常常捆绑银行卡、开通支付宝等跟钱有关的业务,如果他人借用手机,请一定要小心,谨防“丢钱”。
医保卡:连家人也不能借
也许有些人不知道,医保卡借给别人使用,实际上相当于骗保。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因为医保统筹基金里的钱是广大参保人的钱,你把卡借给没有医保的人使用,说白了是在骗取医疗保障金。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背负刑事责任。(新华网)
新闻推荐
白沙湾—洋稠路疏解路正式开通坝光道路交通安全站揭牌,并设总控室对片区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李苑通讯员程娴陈思)经过近半年的建设白沙湾—洋稠路疏解路现已全面完工并于今日正式通车。该疏解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