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暗藏风险商家要警惕
□本报记者简锦仪文/图
时下,移动支付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拿着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支付,不用带现金在身,十分方便;对于商家而言,虽然会被收取一点手续费,但是省去收钱、找零的麻烦,也不用准备零钱,更不用担心收到假币,因此,很多商家都在店门口贴出收款二维码,让消费者“扫一扫”付款。然而,最近却有商家反映自己贴在店面的二维码被人更换了,幸亏发现得早,及时止损,不然“白干了”。
蒋姐在车站附近做早餐生意,每天上班时候都很多人来购买,一忙起来人手不足,又要收钱又要找零,为了方便,她便学其他商家那样把自己的收款二维码贴出来,让大家扫码付款。一般早上蒋姐和丈夫都很忙,所以都不会一单单去核对收入。
到了临近中午清点收入的时候,蒋姐惊讶地发现,手机上一点进账都没有。
“真的是被气死了,亏了不少钱!”后来蒋姐丈夫检查二维码才发现,撕下来的二维码中间已经镂空了,露出原来的头像,这样的偷换,真的很难发现。“不过也幸好发现得早,不然一直这样,那白干了!”
无独有偶,开小餐馆的刘先生也曾经试过被不法分子换了收款二维码。幸好他店里装了一台扩音器,每次有进账,机器都会播报出来。刚好有次他竟然没听到声音,一查发现付款码被换了,马上撕下来换回自己的。刘先生说,要查的话应该可以查到哪些坏蛋干的,但自己也忙,懒得去搞了,自己当心点就是。
最近,有警察捉到了一名疑犯,该疑犯表示是从网上学到一个挣钱“窍门”,私下制作收款二维码,偷偷覆盖在一些商家的收款二维码上,当消费者扫码购物时,钱就进到自己“口袋”里了。
原来,网上有专门制作收款二维码的公司。疑犯在该公司软件上注册,并绑定自己的银行卡,该公司制作的收款二维码同时支持支付宝与微信。一旦有人扫码支付,钱先到该公司账户,隔一天转到注册人疑犯账户上,该公司从中按百分之一的比例抽成。疑犯属于流窜作案,每到一个地方只待两三天,白天到处逛,晚上尤其后半夜,沿街看哪家商铺或摊位把微信或支付宝的收款二维码贴在外面,就把自己的收款二维码覆盖在上面。
警方表示,一般商家网络付款绑定的,多为店主微信或支付宝,店员很难第一时间确定是否到账。一般情况下,店员确认顾客付款截图后,便认定顾客已付款,这就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警方还提醒,各商家应妥善保管店面的二维码账户名片;扫码支付应当场查验,并养成每天对账的好习惯;建议商家使用扫描顾客付款码的方式收款。此外,消费者付款前与商家确认二维码是否为商家二维码,以免误转账产生纠纷。
新闻推荐
了解社会需求,明晰努力方向 省实附中连续三年举办模拟职业招聘会
本报讯(记者麦博通讯员张梅芳)26块易拉宝展板赫然立于左后右三方,26个招聘摊位分别坐着1—3位神情严肃的面试官,26个摊位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