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戴先任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3日发布《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下称“试行办法”),明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平等择优、先建后认、动态实施的基本原则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
深化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改革任务。“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职校毕业生就业难、向上流动的机会少,制约了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需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需要能够与市场进行“无缝对接”,而促进产教融合,把成千上万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成“学习工厂”,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变成人才孵化基地,这对企业、职业院校、技术人才及全社会来说,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让企业变成“学习工厂”,让职校毕业生、工人能够在产教融合型企业边工作、边学习技能,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缓解制造业用工荒。产教融合“点石成金”,让难解的“死结”直接变成了破解问题的“钥匙”。“输血”不如“造血”,产教融合将让本是“人才接纳地”与“人才输入地”的企业变成人才的“发动机”和“源头”。
此次试行办法旨在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激励企业深入参与产教融合,如加大政府支持引导,形成“先行者先受益”的政策激励效应。同时,明确建设重点,坚持自愿平等原则,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通过这些合理而科学的举措,相信产教融合定能深入推进下去。这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也有助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发展。
希望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让更多的企业变成“学习工厂”,让职业教育与应用技能有效“融合”,让应用型人才在产教融合中源源不断地被培养出来。希望产教融合能够深入推行下去,这就需要各地、各相关部门能够切实落实中央要求,把政策落实到位,让产教能够真正融合,产生“化学效应”,化作强大动力与能量,促进职业教育改革,解决应用型人才短缺问题,有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伴随着阳春3月天气转暖,北京二手房市场也明显回温。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6051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