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4月8日电美国研究人员日前确认,为阻止被机体免疫细胞攻击,某些癌细胞可以释放一种秘密武器破坏淋巴结,以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这解释了为何多数癌症对现有免疫疗法不敏感,为开发新疗法甚至癌症疫苗提供了思路。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4日在美国《细胞》杂志上报告说,某些癌细胞会释放被称作“外泌体”的小囊,对躲避免疫攻击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泌体”携带着使免疫细胞“缴械”的PD-L1蛋白,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抵达淋巴结这个生成免疫细胞的大本营,从源头上破坏了免疫细胞活性。
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无反应的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植入健康小鼠体内,发现肿瘤迅速增长。但是用CRISPER基因编辑技术敲掉癌细胞中2个负责生成“外泌体”的基因后,虽然这些癌细胞仍能产生PD-L1蛋白,却无法在小鼠体内形成肿瘤了。
实验还发现,敲除负责生成“外泌体”的基因后,这些癌细胞可以诱发机体免疫反应,使免疫系统重新识别癌细胞并发起攻击,未来有望用于开发抗癌疫苗。研究人员将经基因编辑而“外泌体”匮乏的癌细胞注入小鼠体内,90天后再将未经基因编辑的癌细胞植入,发现后者无法对免疫系统“隐身”了。研究人员认为,接触了“外泌体”匮乏的癌细胞后,小鼠免疫系统获得了抵抗肿瘤的记忆。
论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毛罗·波焦说,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可以阻断携带PD-L1蛋白“外泌体”破坏力的抗癌药物,了解其生物学机制是开发新疗法的第一步。
新闻推荐
网络图片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忙碌,很多人都有午睡的习惯,希望这样能为自己“充充电”,还有人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