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有趣社会 > 正文

从“狼孩”看“人类”教育

来源:茂名日报 2019-04-11 06:47   http://www.kcqsx.com/


今日笔谈·哲学思维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狼孩”的故事:人类的幼童被狼攫取到森林里并由狼抚育起来,接受“狼性”的学习训练,当这些幼童后来被人类重新带回人类社会,他们已经难以适应人类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连基本的人类表情、语言、动作都没有学会,更谈不上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

这就是人类生活的社会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脱离了人类社会关系的种种“缘分”,也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即“人性”。由此,我们可以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社会性根源,懂得人类文化教育之于人类成长的意义和作用。为了使人能够成长为真正的“人”,我们需要自觉地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推动“人类教育”的进步。

家庭教育应当担负起“使人成为人”的责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从出生到上小学以前这个年龄阶段,对人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人的精神体验、行为取向、语言运用都在这个阶段打下基础。倘若在这个关键时期教育不当,会给人的心理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孩子的父母缺乏端正的“人类知识”,就难以教育孩子成为身心健全的“社会人”。譬如说,父母缺乏爱的能力,家庭氛围自私冷漠,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心灵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难以想象,那些对自己父母不敬不孝的夫妻,会给孩子很好的关于“人类之爱”的教育。很多在自私冷漠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不是留下“童年阴影”,变得孤僻封闭,就是暴躁易怒,把伤害转移给别人。那些溺爱孩子的夫妻,那些“暴打”孩子的夫妻,那些婚姻失意、关系扭曲而把孩子当作要挟对方、发泄怨恨的手段的夫妻,都难以教会孩子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式,给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原生性”的缺陷。

学校教育应当担负起“使人成为人”责任。学校是现代教育的集合地,是孩子们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本营。人的身心是一个“全面体”、“丰满体”,并非仅仅由“知识”所构成。知识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强化训练获得,但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格涵养”不可能通过短期强化训练获得,只能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造就。而现代教育,很大程度上被人们认为是比较单纯的知识应试教育,缺乏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摧残,国人已经有目共睹,痛心不已。生活中有一些综合素质很好的孩子,本来走在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上,却被“大人”搞的应试教育所扭曲,这是“大人”世界的责任!不少人说,高考(以及古代社会的科举制)是社会竞争唯一公平有效的选拔手段。从个人“成功”、阶层流动的角度看,这当然有其社会历史根据,但从“人性”全面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说法又是片面的,没有看到“教育”的更深刻更丰富的含义。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获得一些较高的考试分数,但在人格、道德、情怀等方面没有良好发展,我们很难说这是具有丰富人性内涵的合格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合理地使用看似“公平”实则片面的某些“应试规则”,人为地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因材施教是另一回事),对孩子的健全成长是有严重负面影响的。但是,要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问题,在教育内部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整个社会环境做出改变。急功近利的“教育”,最终付出代价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本人,也是整个社会。

社会教育应当担负起“使人成为人”责任。现代社会的竞争氛围浓厚,竞争意识几乎浸淫到了社会人生的一切领域。但是,立足于“人性”的目标,我们不能把一切教育都异化为生存竞争。不管你怎么竞争,终归要回到“做人”的本分,而不是做“狼孩”、豹孩”或其他“兽孩”。如果教育偏离了这个目标,就是异化,就是对人性的扭曲。如果离开了人类社会整体环境,哪怕是你用来吵架的“语言”都不能习得,哪里还谈得上“做人”?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人类社会就会多一份感恩,对文化多一份尊重,对“人性”多一份敬畏,人生在世也就会更加看重平等、公平、合作和友爱,而不是缺乏“人性”的恶性竞争。竞争并不是基于人性的正常需要,而是源于人心的恐惧,源于人们对“不安全”环境被动做出的一种“适应”,源于自我保护的“弱者心理”。只有“安全的”社会才能推动美好人性的发展,只好美好人性才能推动“安全的”社会的建设。而丰满人格、美好人性的培养目标,不可能只靠若干“专职”老师在教室里、网络上传授知识达成,而要靠社会上所有优秀的“老师”在现实生活中言传身教,整体示范。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确是一切教育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在这个对“人性”和“教育”普遍产生焦虑的时代,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明确遵循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共识和共同行动,是我们搞好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保证。

潘永辉

新闻推荐

为什么问答里经常不给明确的是或不答案?

翠红手记常常碰到提问的朋友讲完问题后,迫切地要求:你告诉我离不离。你告诉我分不分。一般来说除了配偶吸毒、家暴等等极端...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从“狼孩”看“人类”教育)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