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珍
最近忙着要搬家,于是周末在家把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书打包,一本本书,经过时间的熏染和岁月的摩挲,纸张微微泛黄,拿在手中,如同轻握一缕光阴,这奇妙的感觉引得思绪飞到从前……
我记得这本《傲慢与偏见》,是毕业后的第一年,好友张俪从上海通过EMS寄到我手上的。
在学校里,她和我不同专业,但是因共同热爱文字,我们的名字常一起出现在校报上。一来二去,虽不曾见面,但互相仰慕。有一次在校联谊会上见面后,便引为一叙衷肠的知己。
她毕业后一个人到上海打拼,我留在本地工作,相隔千里,常常互通书信,诉说走上社会遇到的困惑和分享工作中的趣事。
那时我每晚听收音机里的空中频道,总有一个柔美的女声朗诵《傲慢与偏见》,我深深被伊丽莎白勇敢和聪慧所吸引,怀着和朋友分享的心情,我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信,告诉张俪:“我最近在广播小说里认识了一个叫伊丽莎白的女孩,她和你一样聪慧一样独立自强。”我在信中叹道:“但是听别人读,总像是少了一道滋味,不如自己看了精彩,只可惜这里离书店太远,一时半会地也买不到书。”
至今记得,在一个雨后的傍晚,我意外收到了包裹。只因我无意说的一句话,她从每月不多的工资里挤出钱买了书寄给我。如今书和信以及她寄来的照片都完好地保存着,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断了联系,每当看到这本书,就想起从前和张俪惺惺相惜的时光,我们曾在彼此的青春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只能在心中祝福:不管在哪里,希望你一切安好。
我记得这套脂砚斋版《红楼梦》,一共两册,暗红的硬封,因为时间的流逝,有一种凝重的美感。买的时候花了八十块钱。那年我刚从学校毕业,到了一家做电子产品的私人企业,运气很不好的是只上了一个月班,那家企业就倒闭了,拖欠了工人不少工资。我随着师兄师姐们去到老板家里讨薪,最后只发我一百块钱。拿着生平第一笔工资,我一点也不嫌少,还很开心地要买个东西留作纪念,买得起的又有纪念价值的物件,那当然是书了。于是兴冲冲地跑到书店买了上下两册《红楼梦》。余下的二十块钱,孝敬了妈妈。妈妈看着这二十块钱,再看看我买的两本厚厚的书,笑着说:“哪天没饭吃了,你就吃书吧。”我笑嘻嘻地说:“我还真希望一日三餐只吃书,这样就可以偷懒不做家务了。”妈妈指着我的鼻子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不出话来。
现在看到这套书,记起当年的纯真不谙世事,仿佛还在眼前。
再看看书架那一排排书,哪本书里没有一段与之相关的人和岁月呢?《我是猫》是那个少年在生日时送的,书里还有一片失去芳香的花瓣,像一只灰色的蝴蝶栖息在记忆中。《文学随笔大全》是表妹十几岁一个人在北京当兵时寄过来的,她孤身在外,却还记得我的爱好,那本书的扉页上还留有她当年稚嫩的笔迹,也记录今生永存的姐妹情深。
我将这些书仔细放到新家的书架上,让它们继续陪伴着我。这一本本书,在岁月里留下芬芳跫音,串起长路的温暖和眷恋,记录着我和这个世界的互相呼应,我来过,我爱过……
新闻推荐
全国妇联主办“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 在全国千个社区“妇女之家”开展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由全国妇联主办的“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13日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千个社区“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