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新华社发
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最近不再天天捧着手机傻笑了,这让原本忧心孩子学习的北京陈女士舒了一口气。原来,通过给短视频App设置“青少年模式”,孩子每天观看超过40分钟后,需要家长输入独立密码才能继续使用。
这种“青少年模式”,正是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指导“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青少年自控能力不足
网络防沉迷刻不容缓
用户开通、关闭“青少年模式”均需输入提前设置的独立密码。进入“青少年模式”后,每日使用时长将限定为累计40分钟,包括打赏、充值、提现、直播等功能将不可用;每天22时至次日6时期间,“青少年模式”下,用户将被禁止使用短视频App。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其中青少年用户占了很大比重。网络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引发青少年不同程度的沉迷问题。
“青少年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却不足,防沉迷系统上线正当其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塑造形成的关键期,相关主管部门有必要加强引导和管理,有关企业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开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刻不容缓,国家网信办等相关主管部门历时半年时间,组织短视频平台企业研发和试点上线了短视频防沉迷系统。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底在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中推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并逐渐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
疏导应大于限制
家长、学校科学协同是关键
湖北省襄阳市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夏天会认为,现在青少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原住民”,天天堵截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也不现实。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相对于城市的孩子,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更容易沉迷。大城市文化服务比较丰富,城里孩子可以去看电影、去公园、去旅游;但农村的孩子没有这些条件,特别是留守儿童,生活中没有接触其他文化生活的机会和环境,有的只能靠刷短视频来获取欢乐或打发时光。
“现实中,有的家长缺乏对子女使用网络的指导,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在缺乏监护人照顾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让防沉迷系统效果打折扣。”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短视频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尚依赖家长自主选择,未成年子女仍有机会选择不开启“青少年模式”,绕过防沉迷系统随意浏览。
“真正沉迷网络的青少年往往是那些不想被管理的。”孙宏艳建议,成年人要作出表率,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好的成长环境、建设和谐的亲子关系;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给予积极回应和细致帮助,引导孩子学会自律。
据悉,短视频平台目前正在部分区域试点,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识别疑似未成年人用户,并自动为其切换为“青少年模式”。
短视频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产品改进是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成长,希望广大家长能够加入反馈意见。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强调,让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真正发挥威力,既需要互联网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据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新闻推荐
探寻5亿年前“生命大爆发”之奥秘 中国科学家发现寒武纪“化石宝库”清江生物群纪实
寒武纪水下古生物复原图。2018年,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师生在湖北省宜昌市丹水河进行“清江生物群”化石挖掘。“清江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