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4月17日电又到一年高校毕业季。今年,应届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834万人。面对庞大的求职大军,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都出台了配套政策:提供求职创业补贴、严禁就业歧视、放宽落户条件……一系列举措将为毕业生踏出校门保驾护航。
根据教育部数据,201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34万人,规模将再创新高。
提供求职补贴
除了国家层面出台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地方政府也拿出了补贴,这其中,寒门学子成为重点帮扶对象。
河南规定,今年1月1日起,毕业年度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申领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一次性2000元。
浙江规定,6类高校毕业生自愿申请,审核通过后可获得3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
江西出台的《江西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了社保补贴的发放标准。
降低落户门槛
吸引应届生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19年以来,多个城市继续加码人才政策,面对大批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不少城市都伸出了“降低落户门槛”的橄榄枝。
海口今年实施的人才落户新政进一步放宽落户的学历、年龄等条件,将学历范围扩大至应届高校和职校或海外留学归国毕业生。
除了能解决落户问题,不少城市也开始用购房补贴等来吸引人才。
镇江市此前已经提出,将推进“万名高校毕业生留镇行动”品牌建设,全年引进本科以上人才1.6万名。此外,镇江还出台新规,对在当地就业的“双一流”高校和驻镇高校全日制硕士、博士毕业生再分3年给予每人15万元、20万元的购房补贴。
新闻推荐
放眼现实,本是为了激发创作灵感、积淀生活经验的采风活动,在一些地方确实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快闪秀”。有的四处赶场、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