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燕的长篇小说《猫》,描写知识分子和文坛面貌,最动人的部分还是大气的架构中微妙的描写,一种可以让人察觉却找不出精准语言表达的微妙情绪、情感、关系,被作者精准表达了,这需要很深的感应能力和深刻的表现能力。
印象最深的是《猫》中刻画出色的女性形象。她们完成了作者的美学理想,因为女性的音容笑貌都具备造物者馈赠的美感,而且更有一种精神上脱俗的美。作者写她们的肤色、身段、面容、服饰、声音乃至于性。书中关于性的描写,是在做一种无与伦比的生命对比。作者没有将“爱”和性的冲动视为一物,“爱”是以肯定对方价值及创造价值的态度,把自己转向对方,是在渴求生命的动力,这样的动力只有女性所产生的美感才能给予。
书中着力描写的几个女性如风娘、艾紫苏、尤加利·菲菲、当归、黛诺,就像音乐的复调,人物是同时发声的声部,彼此完美地连接着,却又保持相对的独立。所以我相信作者对她们都一样喜爱,对每个人物都给予同等程度的理解与尊重、同情和怜悯。
劳伦斯在其《乡土精神》中说:“艺术家是个说谎的该死的家伙,但是他的艺术,如果确是艺术,会把那个时代的真相告诉你”。而文学是一种个人经验的书写,《猫》中编织已有的世界,还编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林林总总的文坛乱象不是归纳出的,而是猜想和演绎的。是故事,也可能是事实,即使无法被验证,但我们都深信不疑。
猫真是一种特殊的动物。海明威把“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隐喻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形象。老舍在《猫城记》中构筑富有讽刺性的情景:人就是猫,猫就是人。万燕的《猫》中,把一些似乎互不相干的事物进行阐释,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特定寓意。例如花钱走绿色通道把宠物带上火车、记记在风娘搬出家中带小房子独居时的变化、最后记记的怀孕及死亡。女人喻猫,猫喻女人。通过万燕细腻的描写,我们聆听了女性和猫的对话,感受了她们的孤单与哀伤,体验着生存选择的种种无奈与抗争。
《猫》中有好几次关于风娘梦的描写,离奇、荒诞,体现出强大的隐喻效应。例如在第二章中,风娘开完会回家睡觉时所做的梦:贝壳与舞蹈,在黑暗中的奔跑,入梦显得如此凄凉,而出梦时又是与丈夫的争吵。第三章中风娘梦魇,在梦中被子弹狂射,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和不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
文字褪尽烟火气息,只剩下参透世界后达观而又淡泊的心境。书中人物的悲欢哀乐似乎都不太重要,作者只是一个旁观者,把这一切都了然于胸。那些古朴平淡的句子,不经意间叙述着人和故事,饱含着洞穿一切的冷峻诙谐。
读完《猫》,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万燕的一句话:“我经历得很少。但我懂得很多。”我相信“懂得很多”是仰仗于书籍。读书对万燕来说,应该是一种天底下绝妙的享受,因为书本身应该就是神圣的。
新闻推荐
□焱林回头路只是变成了逆风让我踩着自己的影子,否决了我刚才斩钉截铁的回复你并没有回头。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