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汗 图/春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月嫂这一职业也越来越受欢迎。不少“金牌月嫂”月薪上万元甚至几万元,供不应求。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市场需求火爆之下,月嫂们的服务质量却良莠不齐。单从培训上说,有的月嫂到培训机构交上1000多元,学个十来天,就上门“接单”了;有的投入稍微多点儿,可以学3门课程,培训23天便可拿“金牌”月嫂证书。(4月23日工人日报)
一般而言,月嫂的薪酬是保姆两三倍,加上“金牌”二字差距可能会更大一些。薪酬差距大,也合情理,毕竟照顾产妇和新生儿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如产妇如何才能更好地康复、如何给新生儿洗澡等等。可是,你可能没有想到,花出去“金牌”的钱,买回的或许是“山寨货”。培训23天,就能一举变身成“金牌月嫂”,这个能靠谱吗?
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题,花个千把两千元,工资就可以涨个两三倍,这条数谁都会算呀!家政服务机构则赚了培训费之余还可以再赚中介费,家政机构与月嫂们可是双赢,至于谁是输家,不言自明。在丰厚的利益之下,速成“金牌月嫂”于是乎应运而生。
速成“月嫂”可以说只是家政服务市场的乱象之一,一直以来,家政行业似乎都处于监管缺失的状态,现在是到了该厘清责任的时候了。
新闻推荐
昨日零点,虽然是睡觉的时间,但全国不少电影院都是人人人,场面堪比过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在中国内地上映了。据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