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出行概念
自驾出行简单地说就是自己驾驶汽车出游。它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自驾车旅游在选择对象、参与程序和体验自由等方面,给旅游者提供了伸缩自如的空间。
自驾出行其本身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及选择性与季节性等内在特点,与传统的参团方式相比具有本身的特点和魅力。
初夏时节,鸟语花香。还有几天就将迎来“五一”小长假了,暂别繁忙工作,备好美丽心情,轻松愉快的假期在等着您。
“五一”假期有4天时间,想必不少市民会趁着假期呼朋引伴避开拥挤的公共交通,选择自驾出行。自驾出行,要做好哪些安全措施呢?本期专栏,安仔为你奉上自驾出行的“安全锦囊”。
以下常识虽说不是很全面,但是简简单单的几点提示也是大家外出时最容易忽略的,记住这些不起眼的小提醒,可以让你的旅途更安全愉快。
自驾出行安全隐患
■高速跑偏:夏季多雨,道路湿滑,即便不是新手,在不太熟悉路况的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也很容易偏离车道。
■疲劳驾驶:假期出行,车多人多,倘若再去远点的目的地,难免会感觉疲惫。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还是有一次是疲倦。近年来,因为驾驶员疲劳驾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
■被盗:很多人出行易于拉陌生人坐车,却喜欢露富,不避讳,殊不知很多不法分子就是定准你的金银财宝,起了歹心。
■抢劫:女性司机若是在夜晚行车,到了偏僻地方容易遭遇抢劫事件。
■汽车故障:很多伙伴出行,没有自检车辆的习惯,这样车子有什么故障也不易被发现,长途自驾出行时就容易发生汽车故障。
自驾出行安全指南
1、保持车距。行驶中,保持足够的纵、横向安全间隔距离,时刻注意车辆、行人动态,确保行车距离,避免和前车太近或并排行驶,防止追尾和擦挂事故的发生。
2、提前发出信号。行车途中,特别是高速行驶时,变更车道和超越前车时一定要提前发出信号(开启转向灯)。
3、刹车要适时。拐弯前先降到安全车速,否则在拐弯中途紧急刹车有可能造成翻车事故。
4、避免疲劳。长时间坐在驾驶室内易产生疲劳和睡意,思维紊乱,是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原因之一。在你长途驾驶200—300公里时,应主动休息或更换驾驶员,避免发生急性疲劳,导致交通事故。
5、掌握天气变化。初夏时节,一些地方昼夜仍有温差。如遇气温升高,不要急于减衣服,以免受凉引发感冒,影响正常出车,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自驾出行注意事项
1、建议新手不要租车自驾旅行。刚学会开车的本本族,对车不熟悉,容易出事。
2、路边或夜间停车时,务必检查门窗是否锁好;同时,贵重物品一律不要暴露和留在车内,以免引起路人忽起歹心,铤而走险。
3、尽量避免赶夜路。姑且不论发生拦抢的危险,夜间驾车的疲劳也容易发生大祸。
4、跑远途时,要在出发前给油箱加满油;如果目的地比较偏僻,要考虑自备一些燃油。如果自备燃油,要选用全封闭、金属外壳的安全容器。
5、远途开车,最好选一个懂得车辆基本修理技术的人同行;同时,如果有条件,最好两辆以上的车同行,可以彼此照应。
6、每开2-3小时,最好停车休息一下,既可以避免疲劳驾驶危险,又能防止长时间驾驶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另外,也有利于缓解长途驾驶对车辆零部件的疲劳损伤。
7、不要随便搭乘陌生人,而且要在顺手的部位放上防身用具、灭火器、防盗锁,也可以预防不测。
8、随身携带电话本,并在第一页上写明自己的姓名、单位、亲人及朋友的电话,万一发生意外时,抢救人员能及时和家人取得联系。
9、控制车速。外出旅行行驶在空旷平直的大道上,人由于兴奋很容易发生超速从而导致危险。
10、外出旅行备足钱款,除了准备预计的开销钱款和携带信用卡外,务必额外准备一些现金,以备发生诸如剐蹭等小事故与人私了。
随着出行“利器”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车主在旅途中将享受到更多的安全与惬意。需要提示车主的是,驾车外出要按照交通法规行驶,安全第一,这是最重要的。
●安全链接
在外用餐最好不用一次性筷子
外出用餐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尤其是逢年过节,朋友过生日,聚会等,我们都会选择在外面用餐。“五一”小长假自驾出游,难免在外用餐。在外面用餐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其中食品安全问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一、就餐前从三方面看卫生状况
1、查看就餐场所的整体卫生状况,看该店是否持有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等证件,并是否予以了公示。
2、查看该店从业人员是否都穿戴了工作衣帽等。
3、要查看该店是否配备分别用于餐饮具消毒、存放的消毒柜和保洁柜,并查看这些设施是否正常投入使用,是否存在损坏现象。
二、点餐应避免三点
1油多盐多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钠2200毫克),而下馆子的人一顿吃下去的钠就有2902毫克,一顿吃的量比推荐量一天还多。
2畜禽肉类太多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摄入畜禽肉类应控制在50~75克之间,而在外就餐一顿可平均吃进120克肉类,再加上水产50克以及蛋类,动物性食品摄入总量较高。
3主食相对较少且过精
人们下馆子更加偏爱精细制作的点心和面食,使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安仔提醒,如果长期这样吃,势必导致慢性病高发,谨慎食用!
三、餐具使用应注意
1、筷子
一次性筷子的安全问题,真是近几年被说得烂透了。可就是这样,还是屡教不改!不用一次性筷子不是环保是保命啊。最好不用,必须用时先浸泡后再用。
2、发泡塑料餐具
这种类型的餐具最常见于各种农家乐,还有烧烤摊、路边摊。总是用这个东东外带食物的吃货们注意了,这里头可能回存在不少危害呢~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谢轲
新闻推荐
今年1至3月,查处酒驾42起,醉驾12起……日前,笔者从新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获悉,为严厉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