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大凡长假,我一定待在家里,然后通过朋友的各种微信,了解各地旅游景点的爆棚状况,以及人挤人的狼狈。我想,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挤在一起,大眼瞪小眼,而又彼此保持礼貌的距离,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经验吧。年轻人好不容易盼到了几天连在一起的休息日,短暂脱离一下繁杂的职员生活,到大自然去放松放松,尽管所谓自然早已给旅游化了,放松也证明一厢情愿而已,但仍然乐此不疲。原因很简单,可去的地方实在太少。
生也有幸,年轻时跑过祖国不少地方,一是绝大部分景区还没有完全旅游化,条件不怎样,但多少有点野性;二是,景区人都不算太多,从容行走与观赏,不时品尝本地小吃。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年,我当时还是大学生,学习艺术,假期约上几个同学,身上一百块钱,提个画箱,就出远门了。那一次的目标是沿着黄河往西走,先是郑州,然后洛阳,然后龙门口,然后黄土高原,然后西安,路上玩得开心,住得简陋,吃得朴素,甚至不少地方就地打铺,睡在路上,或者深入农村,跑到农民家里,既可以讨一碗热面条,又可以把家里老小变成模特,最后,可能的话,还可以睡一晚上。我这些经历,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恐怕不异于到了武陵中的桃花源了。
记得一天下午坐火车经过华山,立马决定下来。出站才知道华山站离华山脚还有几公里,于是沿着铁路走过去,四时许到达,吃一碗热面条,马上上山。八点多到了半山,因为山高,所以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路人劝我们留宿,说马上就两眼不见路了。年轻气盛,继续往上爬,半个时辰后就几乎无法辨路了,凭着传说中的“自古华山一条路”,凭着少不更事,一步一探,居然上到山顶,找到了简陋的旅舍。第二天五点多起来,说要出去看华山日出,等一出来,所有人看着我们几个年轻人发傻,因为他们全都穿着棉袄,我们却只有一件单衣。在山顶上,等待日出的黎明前的黑暗,可能是我平生感觉到刺骨寒冷的重要时刻,我们只能跑来跑去,互相拥抱取暖,好不容易到了日出时分,结果天色迷蒙,只见几缕阳光懒洋洋地在天边扫了那么几下,根本就没有任何壮观在。及至上午,天已大热,快步下山,重新寻回火车站,坐晚上的火车,直奔禹门口。这一段经历,至今难忘,事后才知道,原来这一次旅行是如此有意思。
长假,呆坐家中,望着窗外阳光,回忆过往闯荡天下的快感,才知道什么叫有趣的外出。
新闻推荐
5月8日,雄安新区管委会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发布了雄安新区“征拆迁资金管理区块链平台”,这是业界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