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娱乐专业团队精准盘口”“骚女聊天加微信”“××有财从容申请立刻安排”……原本只是想下载一个App,一看应用市场的评论,这些信息却扑面而来。据南都记者调查,这些违法广告涉及博彩、色情、网贷等,通过各大手机应用市场的App评论页面传播,甚至通过点赞等方式被置顶显示。
凡有井水处,皆有小广告。现实生活中小广告无处不在,有的是正常的商业广告,有的是违法广告,塞小广告形成了一套相应的技巧,门缝、汽车窗户以及共享单车等都是重灾区。小广告虽然泛滥,但现实生活中并不会引发太多的烦恼,这是因为塞广告有一定的成本,消费者不可能频繁被精准投放,而且处置起来也不会太麻烦。
互联网改变了小广告的生态,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不仅小广告呈泛滥之势,作为互联网用户的消费者,面对小广告时往往也无能为力。因为广告发布者是以用户发布信息的方式发布广告,其他用户根本没有权限去处理广告,只能被动接受。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小广告往往是通过机器发布,速度极快且数量巨大,对于广告主来说,只要掌握了技术,重复发布广告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成本,以至它们变得肆无忌惮,平台只能疲于应付。
过去BBS是小广告的重灾区,往往只要一发布新帖,小广告便迎面扑来占据“沙发”位置,为了规避平台监管,除了常规文字的呈现形式,还包括各类图片、软文等,其阵营之大姿势之残暴让人目瞪口呆。譬如被网民称之为“铁观音哥哥”的小广告,就是互联网史上的另类网红,它们因为频繁在BBS、QQ群出没而走红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广告牛皮癣。
如今BBS逐渐没落,小广告开始向微博、App等平台渗透。应用市场的评论充斥各类广告信息并不意外,毕竟作为重要的流量入口,其传播价值不可能被广告主们忽略。但值得注意的是,应用市场充斥博彩、色情等非法广告信息,其社会危害性显然与普通商业广告有所不同,这对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平台当然有权限也有责任去处理这部分信息,但其缺陷很明显。一般平台是靠机器识别加人工处理,效率较低且作用有限,一来小广告会规避监管,反复更新关键词,而平台监管通常靠关键词过滤,属于事后监管,往往是广告信息已经发布,甚至存在一段时间后才会被处理。在这个领域,过去真的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目前平台对非法广告信息的监管力度,所起到的抑制作用极为有限。南都报道也提到,监管力度与效率可能是苹果应用市场目前违法广告频现的重要原因。
非法广告信息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此前关于应用市场的非法广告乱象披露较少,平台所承受的压力较为有限,这也是问题迟迟得不到正视和解决的主要原因。而根据法律人士的意见,对于未尽到监管责任的平台,可以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八条对运营者处以相关处罚,其中包括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在南都曝光这一乱象后,平台应尽快拿出办法予以解决,监管机构也要施加相应的压力,不能任由非法广告信息野蛮生长。
新闻推荐
去年12月4日,上海浦东一52岁女子梁某在乘公交时因抢司机方向盘并引发事故,被浦东检察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