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伟德
5月13日晚,微信安全中心发布的一条消息引发关注,该消息称,大家屡见不鲜的在朋友圈“打卡学英语”的现象或涉嫌违反微信规定,其中,流利阅读、火箭单词等被点名。记者14日下午从部分实行“打卡制”的英语培训公众号或机构了解到,目前他们均已停止学英语在朋友圈打卡获返利的这一规则。(5月15日《北京青年报》)
打开微信,看看朋友圈中的动态,领略一下彼此之间的“生活场景”,分享相互间的生活心得,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他人即自己,也正是通过熟人、亲人、朋友之间的特殊关系和信任程度,才使得微信的使用者稳定增长。但与此同时,商业气息和营销手段也如影随形,比如“打卡制”下的朋友圈规则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营销模式。某些公众号、APP软件等主体通过以返学费、送实物等方式,利诱微信用户分享其链接,包括二维码图片等到朋友圈打卡,严重影响朋友圈用户体验。以笔者为例,很多同事和朋友都在圈内发了孩子打卡学习的链接,并以此作为返现和奖学金等奖励。
“就像秀恩爱虐待单身狗一样讨厌”,意即每个人的行为对别人都会形成某种暗示,不当时还会引发负面性风险,比如招来嫉妒、怨恨或者反感,甚至由此引起冲突并危及关系。在熟人关系或人际关际中,往往会遵循“不触犯别人痛点”的基本原则,比如对于离婚人士或者失恋人士,既不能提及这个话题以引发伤感,更不能在其面前秀恩爱而导致怨恨。朋友圈作为“熟人社会”也应遵循相应的人际边界,恪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以推己及人的身份置换去考虑行为的影响面,小心呵护和维护朋友圈的纯净,让整个朋友圈的风气更为纯正。
新浪曾发起的一项“你怎么看微信在朋友圈插入信息流广告”的调查显示:超过88.8%的用户表示“不能接受”。可见,保持朋友圈“纯净时代”依然是绝大多数的共同愿望,也是必须实现的最低目标。朋友圈的纯净并不排斥商业化,但必须恪守商业和社交双重规则,不仅要遵守合法合规、诚实守信的商业标准和市场底线,还要考虑到圈子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基本要求,注重对他人的基本权利的呵护与保护,包括是否影响体验的舒适度,是否影响心情的好坏,是否影响自身在别人心中的形象等。
朋友圈作为社交文化重要构成,具有基础性地位。因而其风气的好坏,对于整个社会风气都具有指向作用。如果朋友圈商业气息过度,无法实现相对的干净、清净和清爽,保持人与人真诚、轻松和安全的沟通与交流,若因商业营销或者逐利行为而引发信任下降,则社会风气难以达到较高层次,群体信任就会不断恶化,加剧失信成本的增长,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隐忧。朋友圈打卡违规有利熟人生态净化,从这一点来说,微信禁止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传播外链内容或者微信公众账号文章,可谓正逢其时。
新闻推荐
在近日举行的“大美民间”中国花馍艺术节上,各色花馍作品色彩斑斓,精致生动。图片来自渭南青年网一只色彩斑斓的公鸡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