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右二)在议会选举获胜后致辞。新华社/法新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选举计票19日继续。依据已有部分计票结果,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宣布他所属自由党与国家党的执政联盟胜选,他20日将着手组建新一届政府。
鉴于选举前在多项民意调查中执政联盟所获支持率一直落后于反对党工党,外界先前普遍预期莫里森及其执政联盟败选,去年8月就任总理的莫里森因而可能成为澳大利亚任职时间最短总理之一。
然而,莫里森18日晚宣布胜选。作为自由党领导人,他告诉支持者:“我一直相信奇迹。”
工党领袖比尔·肖腾承认败选,继而宣布将辞任工党领袖。肖腾自2013年起领导工党至今。
联邦议会选举18日举行,在众议院获得76个席位以上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有权组阁,党首出任总理。据已完成对75%选票的计票结果,执政联盟获得74个议席,工党获66席,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6席,另外5个席位归属有待确定。
莫里森19日前往悉尼南部出席活动。“再次感谢整个澳大利亚的所有民众,”他说,“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将重返岗位,服务于那些每天工作、奋斗并经历磨砺的澳大利亚人。”
莫里森去年8月经由自由党议会党团投票就任,取代时任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先前民调显示,执政联盟选情虽然不及工党,莫里森个人所获民意支持率却高于肖腾。
澳大利亚每三年举行一次联邦议会选举。本次选举前,自由党和工党都承诺,新任总理将干满整届任期。
自由党2013年执政以来,总理因内斗两度易人,特恩布尔2015年“逼宫”托尼·阿博特上位,去年8月遭莫里森取代。工党方面情况相似,2010年,时任总理陆克文遭党内“逼宫”下台,由朱莉娅·吉拉德取代;2013年,陆克文夺回工党领袖和总理职位。(新华社专特稿)
新闻分析
澳大利亚执政联盟胜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18日晚宣布,他领导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在当天举行的联邦议会选举中获胜。这一结果出乎人们意料,因为此前民调均显示主要反对党工党的支持率占优。
当地舆论普遍认为,执政联盟意外胜选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税收政策等焦点议题上,执政联盟的主张赢得更多支持。
工党曾承诺,到2030年让碳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5%。这虽然赢得了重视环保的选民的支持,但也引发了部分选民对自身利益的担忧。澳大利亚前总理约翰·霍华德指出,工党迟迟没有表态是否支持昆士兰州一个大型煤矿项目,同时工党的一些激进环保政策可能会影响就业,这让一些选民感到难以接受。
在税收问题上,工党曾承诺加大医疗和教育投入,对低收入者实施更大力度减税,反对执政联盟对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实施同等力度减税的计划,并封堵让部分高收入者享受税收减免的政策漏洞。霍华德认为,工党的税收政策引发了不同收入阶层间的隔阂。
其次,小党竞争导致工党选票分流。工党副党首塔尼娅·普利贝尔舍克举例说,小党派“澳大利亚联合党”投入8000万澳元(约合3.8亿元人民币)参与大选,尽管未能获得几个席位,却分散了工党的选票。
第三,执政联盟保持稳定政策的承诺吸引了不少选民。澳大利亚国库部长乔希·弗赖登伯格今年4月公布的2019至2020财年预算案显示,澳政府预计本财年将实现12年来的首次财政盈余。莫里森以此为重要依据,在选前多次对选民表示,只有政策延续才能保持经济强劲,“才能确保你们和你们家庭未来的安全”。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自由党-国家党联盟最终赢得大选,但其未来在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等领域依旧面临诸多挑战。
新华社堪培拉5月19日电
新闻推荐
新华社开罗5月19日电一辆载有外国游客的旅游巴士19日在位于开罗郊区的大埃及博物馆附近遭爆炸袭击,造成至少14名游客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