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女子自拍丈夫家暴视频取证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年,媒体曝光的家庭暴力事件越来越多,家庭暴力因多发生在家庭内部或私密空间,取证较难、举证不易,视频中女子取证时被打,恰恰证明这一点。对于家暴,你有什么看法?
心疼
都得这样取证
一只麦香鱼:听到孩子尖叫声,心疼得无以复加。
条件男友:家暴都得这样取证!这位妈妈应该是被家暴已久,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
争议
家暴就离婚吗
连鹏:喊句“家暴就该离婚”的确容易,但现实生活中,就不简单了。女性通常选择原谅,因为女性婚姻和生育成本比较高。
我是西蒙周:凡因家暴问题提出离婚,且事实证明的确存在家暴的,应允许强制离婚,如此才能有效遏制家暴的产生与蔓延。
支持
勇于维护权益
王尼玛:这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直挥之不去的阴影,对每位经受家暴的人来说会是一场噩梦。家暴,必须零容忍。
齿痕220:面对家暴,其实要勇于举报,让执法部门早介入,不必等到遍体鳞伤,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呼吁
给予合理保障
音云外:不是所有受害者都有录像作证的机会和意识,希望在家暴这个问题上可得到更完善的法律保护,给予受害者合理的保障。
木易和媛媛姐:呼吁尽快研究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实施切实可行具体救助办法,保护受害人和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微点评
法律救济当给力
这段家暴视频让看者心疼,视频中孩子在旁边揪心地哭泣,可以看出家暴对一个家庭的伤害有多大,家暴的可怕从这则被曝光的视频也可见一斑。
据全国妇联统计,中国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平均每7.4秒就有1位女性受到丈夫殴打。纵是如此,仍有些个人或机构对家暴的误解颇深,认为是“家务事”,为了家庭的完整,可以“忍一忍就过去了”。
家庭,不能为暴力打上一抹柔光。应当明确,家庭暴力必须被制止,施暴者必须付出代价。我们当然希望所有受害者都能够站出来,但是,勇敢之后呢?所以法律救济当给力,法律才是被家暴者最有底气、最坚实的后盾。整理/张健青
新闻推荐
酒驾电动车同样违法 两名电动车驾驶人因涉嫌危险驾驶罪面临处罚
漫画:蔡文强本报讯(记者夏亮红通讯员刘洪希欧阳晓君)不少心存侥幸的驾驶人,认为酒驾电动车不算酒驾。昨日,市交警部门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