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冰
在“脱欧”沸沸扬扬3年无果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辞职。她希望新的首相能完成她“用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未完成的职责,并且为没有履行民众期待而“深感遗憾”。
英国“脱欧”,令好几个重量级政治家因亲欧与党魁擦肩而过,三个首相因难以协调与欧盟关系而辞职。2016年决定举行全民公投的保守党首相卡梅伦没有想到“脱欧”是终极结果,继任的特雷莎·梅首相更没想到“脱欧”是如此举步维艰,以至于要搭上自己的政治生命。
牛津大学毕业的梅首相,秉持着保守党冷静稳重的风格。在公投中,她内心是想要英国“脱欧”,但出于政党纪律,作为内阁大臣的她和卡梅伦站在一起投了“脱欧”反对票。当公投结果出来后,“脱欧派”的两员大将相互捅刀,结果梅便在保守党内的政治平衡中成了首相。
“脱欧”公投举世关注,热闹非凡,但没有人能前瞻性地勾画出线路图。特雷莎·梅首相就职后,才知道前路崎岖。她上任后没几天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放弃政治精英的理性而转向民粹主义,宣称“如果你相信世界公民,那么你在哪儿都不是公民”。她说话太满,没有妥协余地,指出要让英国成为“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
偏离了保守党中偏右的温和立场,特雷莎·梅在党内便难以团结更多议员。2017年她再次冲动,想以大选来“镇住”党内反对者,结果保守党丧失议会多数党地位。就像《卫报》所说,她当了3年首相,但从没真正掌权,不过是在玩韧性、捣糨糊。也因此,她的左膀右臂,包括与欧盟谈判的内阁大臣,都离她而去。她组阁的政府中,36位内阁大臣辞职,创下了纪录,也显现出她缺乏领导力。
特雷莎·梅的“脱欧”计划几次没有得到议会批准后,英国政坛和民众都对她绝望了。特别是她有意就“脱欧”举行第二次公投后,引起党内议员愤怒:特雷莎·梅既不能兑现公投结果,也无法让英国成为主权完整的国家。
特雷莎·梅首相不得不“走人”,但继任者又能如何?能有比梅首相更高明的“脱欧”策略吗?到目前为之,还没有更好的主张。这正是需要新首相的原因所在,留给新领导人的选择不多,大概会推动一份更为果断的退欧协议,哪怕是无协议“脱欧”。
欧盟已经发布通告,特雷莎·梅首相辞职不会改变欧盟对英国脱欧协议的立场。这是给下一届英国政府的严峻挑战,梅首相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新首相都得再次品尝。也许,新首相会更多地体悟到特雷莎·梅首相辞职讲话中的一句话:“不要把妥协看成是一个肮脏的词语,生活靠的就是妥协。”可预见的是,到今年10月31日,英国一定会脱欧,无论是办离婚手续还是不办离婚手续。
新闻推荐
S-500之威:可击10个高超音速目标 俄明年部署S-500系统 领先美国5~7年
装载防空导弹系统的重型卡车。俄罗斯宣称,S-500能够探测并同时打击10个以每秒5公里(18000公里/小时)至每秒7公里(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