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今日国际 > 正文

年轻人 早起让你更自律更幸福

来源:番禺日报 2019-05-28 08:23   http://www.kcqsx.com/


不少年轻人难改熬夜习惯□本报记者霍伟杰文/图

很多大学生理想中的一天是这样的,按时起床,洗漱完毕做个丰盛早餐,读书或者去玩。但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在手机功能逐渐强大的当下,熬夜造就了一批批“起床困难户”,就算早早上床,小小的屏幕中发出的光亮仍旧会持续到半夜。

近四成学生熬夜

熬过了高中的紧张的学习生活,早起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似乎已经不再是一种必要的习惯了。床前明月光,游戏布局忙。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作息,熬夜被当成日常,早睡早起被束之高阁。根据中国青年网对全国1089名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39.12%的学生经常熬夜,21.3%的学生一周熬夜7天,54.64%的大学生认为可以适当熬夜,87.97%学生认为“熬夜会导致其精神状态不佳,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学习”,82.74%学生认为“养成早睡早起习惯可以减少熬夜,”玩手机、熬夜习惯、上网成为大学生熬夜主要原因。

小鱼是一名在校大三学生,她表示在凌晨一点前入睡的生活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在三年间的大学生活里,她几乎每天都会熬夜。有时候忙社团活动,有时候忙设计作业,迫不得已到一两点。但有时尽管空闲,她本人仍然毫无困意,她才明白熬夜已经慢慢成了一张习惯,这样的结果直接造就小鱼每天赖床一到两个小时,甚至起床了整个人的精神也是颓靡不振。“熬夜过后第二天自然醒都是在早上10点以后,就算醒了也会不自觉地赖床。虽然知道这样的习惯不行,但是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一打开手机时间还是不知不觉地流走了。”

早期能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著名作家、古文字学家、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那些能坚持早起的人,简直就是赢得了人生。同样是大学生的小李大二便考得了3个职业资格证,在同学间被誉为“自律达人”的她认为:能做到早起是达到高效率的最大捷径。“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比一同龄人多拥有了早晨的2-3个小时。利用这2-3小时,我各分1小时背英语、看专业书并且出去晨跑吃早餐。抓住最清醒的时刻看专业书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效率,而学习英语你必须当成一种习惯。”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最近做了一项研究,研究者选取两组志愿者,一组由435名青年人组成,另一组由297名中老年人组成。两组人分别填写了一份关于他们情绪状态、身体健康程度和一天中最偏爱时间段等问题的调查问卷。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习惯早起的人不仅能在一天的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更好的状态,身体更健康,也更容易在生活中感到幸福。对于喜欢赖床的年轻人来说,坚持早起无疑是恢复作息规律要迈出的第一步。

三点原则重塑早起习惯

那么,对于长期有熬夜习惯的人来说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早起习惯呢?早睡是早起的基础,只有足够的睡眠才能让人有充足的精力来处理一天的事务。有专业人士建议,制订循序渐进的计划对培养习惯有明显帮助,可以通过遵循以下三点原则来避免一次次的半途而废。首先,给自己设定起床合理的弹性时间,比如想在7点准时起床,可在执行时在7时15分逐渐向7点靠拢。第二,要及时奖励。每当时间达成一个小阶段,就要给自己奖励,以鼓励自己继续下去。第三,给予自己3次容错机会。如此一来,既给了自己一些犯错空间,又不会因没做到而羞愧,进而否定自己。最后,在养成习惯的同时写复盘笔记,记录为了让自己的行动有迹可循,同时也可以监督自己。

新闻推荐

中日韩买家出手最阔绰

HYPEBEAST联合普华永道旗下Strategy&推出最新《街头服饰影响力报告》。中国和韩国的消费者每个月花更多的钱在街头服饰上...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年轻人 早起让你更自律更幸福)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