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在由昆明飞往成都的昆明航空KY8291次航班上,坐着一名打着点滴、插着医疗管的乘客。由于机长担心其在高空中有生命危险,拒绝起飞,该航班晚点近7个小时。而对于该机长的做法,民航资源网专家林智杰表示,机长的做法没问题,符合民航相关规章。同时,一名不愿具名的机长称,机长在飞机上拥有最高指挥权,即便是行政级别大于机长的航司领导,在进入飞机后也要听从机长的指挥。(5月28日红星新闻)
在这起事件里,可以看到机长的权威地位,乃是不容置疑和挑战的,在飞机上,无论是乘客还是机组人员,都要听从机长的决定和指挥。尽管患者的情况值得大众同情,但在飞机这个特殊环境里,必须服从机长的指挥,机长拒飞没有毛病,网友大都为其点赞,说明是肯定其做法,亦是在尊重其专业价值。
该患者罹患慢性坏死性胰腺炎,打着点滴、插着医疗管说明病况严重,机长担心其在高空中有生命危险,乃是出于自己的飞行专业判断,跟医生的判断可能会有差池,但并不妨碍机长做出选择。毕竟,相比医生的医学专业而言,机长对飞行专业更为熟悉,了解飞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哪些人不适合乘坐飞机,仅在这方面来看,医生也是外行,需要听从机长的决定。
事实上,机长拥有最高指挥权,乃是世界通行规则,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以及我国《民用航空法》《飞行基本规则》《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法律规章制度对机长的法律地位和职责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飞机所载人员中,最高指挥权只能归属机长,机上的一切活动都在机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无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还是遇险等紧急情况下,机长在其权值范围内所下命令,飞机上所有人员都应严格执行。
或许在普通人看来,机长在使用最高指挥权时,会表现很冷酷,非常“霸道”,不通人情,甚至没有回旋余地,不讲人文关怀等等,以至于无法理解和接受。可这就是事实,之所以将最高指挥权赋予机长,乃是经历过无数次惨剧、血的教训,才总结出来的最佳经验。在飞机上不能搞多头指挥,必须由机长全权做主,信任其所拥有的专业训练和知识、经验,在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做出最恰当的判断和决定,以保护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将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小。
无论乘客是患者、医生、官员,或者是其他身份,乘客在飞机上就是普通一员,不能随意质疑和挑战机长的权威。而再三强调机长的权威地位,并不为过,事实上在很多专业领域,听从专家的建议和决定,乃是最佳选择。反而是一些不相信专业人士,违反行业规律,搞乱指挥、拍脑袋做出来的决定,最终大都是沦为失败,贻笑大方。可见,普通人、官员在专业领域,就不要太自大了,不要盲目相信钱或权可以违反专业、逆转规律。
新闻推荐
日前,一位外国设计师创作了一款配有内置灯的摩托车头盔,并且利用聚碳酸酯和合成纤维凯夫拉尔制成,既耐用又耐热。这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