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今年3月,中国心理咨询领域企业新增数量环比增长250%。“疫情推动中国心理咨询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业内人士如此诠释“危”中之“机”。然而,在大资金开始注入线上平台,推动国内心理咨询行业形成巨头的同时,有心理咨询学科背景或没有专业背景的“创业者”纷纷冲入心理咨询行业,希望在快车道上分一杯羹。
“只要聊聊就有钱赚”的“线上心理咨询师”、为前来美容院的消费者提供配套附加服务的“情感咨询师”、用紫微斗数和塔罗牌进行“民俗心理咨询”的“大师”……“心理咨询行业有严格、严谨的专业性和伦理,如果无视这些,将带来隐患。”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表示,由于心理咨询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企业、机构和个人“逐鹿中原”,行业良莠不齐现象凸显,将迎来一个时间较长的洗牌期。
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曹腾、张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琳
现象:各色各样“心理咨询”现身线上线下
“只要聊聊就有钱赚!”一名刚在线上开设“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师”尝到了甜头后,和曾经一起上过心理咨询培训班的同学炫耀称,“只要买个美颜摄像头,在家就可以做咨询,省下一笔租工作室的钱。”据了解,她的不少同学也在疫情中灵机一动,在线上开始“创业”,通过视频或语音的方式进行“心理咨询”,收费高达800元~1000元/小时。“我们走的是高端市场。”这位“心理咨询师”表示,自己尤其擅长情感类咨询。至于效果,她说:“起码咨询后他们觉得舒服了一些。”
一位曾上过“情感辅导师”辅导班、获得了学习证明的美容店老板,在美容院做起了“情感咨询”,最近成为圈内口口相传的“情感大师”,生意红火,朋友圈还时不时发出别人对她的咨询的感恩戴德。“如果光从生意说,她算是找准了客户群和痛点。”一名业内人士表示,美容院的消费者中不少确实有倾诉情感、婚姻问题的需求,而此前美容师承担了倾听者这个职责,如今有了看似专业的专职人员,等于为消费者提供细分的、“专业的”服务。然而,该业内人士表示,这种非专业的、没有心理咨询伦理意识的咨询非常轻率,蕴含风险。
刚毕业的小周(化名)最近一直忙着做市场调查,希望把自己打造成利用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求职的网红来创业。她的创业点子来自看到许多利用塔罗牌做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师”赚得盆满钵满。据她了解,最近,这种用紫微斗数、塔罗牌进行心理咨询的“民俗心理学”已经成为“新流派”,有的网红月入6万元,最高能收入10万元。
行业:“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江湖"”
2020年1月10日,国内心理服务平台壹心理发布的《2019中国心理咨询行业人群洞察报告》透露,2017年心理咨询师考证被正式取消后,通过考试持有相关从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累计约有150万人,但“持证”和“执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能力差距,中国每千人城市人口的实际心理咨询师从业人数低于1.28人。
心理咨询师须坚守专业和伦理
“我们学了十几年心理咨询,每个人至少花几十万元用于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咨询师。”一名心理咨询师如此说。心理咨询师段瑶介绍称,拿到资格证还不足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是漫长且投入巨大的,除了日常的专业学习,还必须定期接受督导,以检视职业伦理,做好个人的成长,提高专业能力,为心理咨询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保障。作为一名咨询师,要严守职业道德,要对来访者负责,不是所有来访者带来的议题,咨询师都能协助解决,咨询师也要清楚自我的局限性。
然而,不是所有心理咨询师都坚守专业和伦理,也不是所有“咨询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在心理咨询行业“泡”了8年蔓蔓说,自己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但外行人不一定能够辨认优劣对错。她告诉记者,有的朋友也会接受线上咨询,跟“心理咨询师”们聊电话、视频,但是这些“心理咨询师”们只是对他们做认知治疗或行为治疗,即引导他们用另外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没有解决根本,使这些朋友的情况时好时坏。
大众的心理咨询知识匮乏
江湖之乱主要来自利益驱使。在高校担任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同时在社会心理公益机构担任心理公益督导的古瑛告诉记者,有朋友曾向她询问如何选择心理咨询师的问题。据古瑛朋友说,有一孩子因双相情感障碍亟须帮助,于是家长找到一个心理咨询师,该咨询师称只要一次性给十几万元,一定能治好,并能够上门做咨询。在第一次体验咨询后,孩子表示和咨询师“聊得挺好”,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却问孩子家里有几套房,家长得知后对该咨询师产生了怀疑。于是,古瑛推荐了另一位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咨询师给这个家长。但家长在得知专家不会上门咨询,也不承诺一定能治好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之前的那个咨询师。古瑛坦言,大众的心理咨询知识匮乏,不知道选择心理咨询师的标准应该是专业性、伦理性和安全性,令“心理咨询江湖”中“专业的拼不过能忽悠的”。
暴增的咨询平台良莠不齐
“从高校的情况来看,2017年开始心理咨询量逐年翻倍增长,社会市场这几年心理咨询服务需求暴增。”古瑛说。
心理咨询行业最近一次增长空前井喷在今年3月。据企查查数据,经历1~2月份疫情影响后,3月份心理咨询领域企业数量新增环比增长250%。回忆疫情初期,古瑛记得,当时心理热线服务力度很大,学校被要求开通热线,许多协会也纷纷开设心理热线,需求暴增,需要心理咨询师的支援,她也接到了多个平台发出的邀请。“那个时候我就看到不同平台的差别很大。”古瑛说,大部分专业性强的平台要求很高,审核严格,有的平台对资质没有把关,只要学过一些心理学课程的热心人就可以参加,平台也没有专业督导,“热心助人应该鼓励,但是心理咨询行业有一定的风险性,没有经验的人仓促上阵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在她看来,现在的市场情况是因为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周期较长,接受过专业训练并且有足够个人成长经历的心理咨询师数量跟不上市场需求量激增的步伐,导致整个心理咨询行业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江湖混战”状态:“目前行业还没有暴露出明显的危险性,但是隐患很多,可能将迎来一段时间较长的洗牌期。”
故事一
“有经历的人,有可能成为更好的心理咨询师”
“业内有一种说法,有经历的人,有可能成为更好的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副主委、资深心理咨询师于东辉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原因在于出身中医世家的他,本来希望通过中医帮助患病的家人,然而无果,于是转向学心理学。但学业未成,家人已中风。他来到广州,通过写书的方式疗愈自己。在解决自己的内心问题后,他希望用心理学帮助他人,于是参加了各种培训,考取资格证,成为广东第一批心理咨询师。
故事二
“练就强大的"内功"后才可以从业”
蔓蔓有一段难忘的往事。2012年,她失去了一个未出世的宝宝并反复生病,于是她求助于心理咨询。
经过咨询,她发现自己心中对生育有恐惧感。心理咨询导师建议她可以参加心理成长课程,跟伙伴们一起学习,效果会更好,而且费用更划算。她一边学习,一边思考自己的病情。2015年,丈夫提出离婚,令蔓蔓有了轻微的抑郁,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心理咨询导师的支持帮助她渡过这个难关。
因为自己的经历,加上遇到很好的咨询师、心理导师,她产生了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念头。尽管经过了几年的学习,蔓蔓却还没有真正进入心理咨询这一行,原因是觉得自己“还没修炼好”:“只有心怀敬畏,练就强大的"内功"后,才可以试着从事这个行业,否则可能会让来访者受到伤害。”
分析:
亟须建立咨询师评估系统
“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从无到有,也不过20年。”于东辉说,但能明显看到社会认同度的逐步提高,“以前的心理咨询师被认为不务正业、"打酱油""跑江湖",被认为是偏门,2008年的汶川地震推动了心理救援的发展,也逐渐建立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在今年疫情发生后,他就判断疫情将对心理行业产生影响,尤其在半年后将出现心理需求的高发期。“目前就处于这样的高发期中。”于东辉表示。
他观察到,心理咨询行业不存在巨头,呈现个人咨询师为主的较为分散的状态。疫情前,电子化令行业往线上发展,因为疫情的推动,加上资金的进入,线上板块进展更为迅猛,出现几个规模较大的网络平台,而线下的大平台尚未形成。他认为,未来线下将出现地域性巨头,但至少要在10年左右才出现:“发展趋势可参照律师行业,形成"咨询师行"。”他认为,整合有利于规范、发展行业。
至于当下,他认为行业体量和影响力仍然不够,主要原因之一是心理咨询还没有进入医保范围,二是行业缺乏标准。面对行业乱象,于东辉认为亟须建立的是行业的核心——咨询师评估系统。“对咨询师的要求核心是效果,而目前没有任何评估系统,公众的信息不对称,无法评估咨询师的好坏。”他希望这个系统可以有预约、打分、评论功能,用市场来制约乱象。他透露,近年他正在推动咨询师名录的形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倒逼咨询师往专业化、伦理化发展。
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应前移到中小学
“对于目前行业存在的鱼龙混杂的现象,以及部分消费者的盲目,有的专业咨询师感到无奈。”古瑛说,自己有时候对一些现象也觉得无能为力,但近期接触的一些个案却让她看到行业的曙光。这些个案是一些中学生感到自己情绪低落、学习动力下降,甚至开始失眠,他们主动在线上做专业心理量表的测试,发现分数过高后向父母提出需要寻找心理咨询师帮助。在父母认为“不就是学习压力大”“想开一点就可以了”“没必要找心理咨询”时,他们却强烈坚持自己需要心理支援。
在与古瑛的咨询后,他们不由自主感叹道:“终于有个大人能听懂我的心声,真该让父母也来学学心理学。”她认为,孩子们在学校接受过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知道有心理咨询师这样一个可以帮助他们的专业群体存在,当发现问题后,有主动求助的意识,这让人觉得欣慰和看到希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前移到中小学非常有必要。
她强调,心理咨询要求有专业性,但家长和教师的共情也很重要。如果更多的家长和老师注重教育的艺术性和美感,为孩子们培育好心理的沃土,把孩子们的底子打好了,建立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根基,就不会有部分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了。“这个过程看起来很慢,但后面能看到出乎意料的效果,能把孩子们的内在"立起来",以慢为快。”她动情地表示,“这样的心理沃土一定能长出更健康茁壮、丰富多彩的花儿来。”
新闻推荐
季节渐深,寒冬将至,新闻上、朋友圈里,阳春马兰金黄的稻浪图在翻滚,那一片炫目的色彩亮丽了一年的岁月,记忆中深处那熟悉的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