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琴 文/图
七八十年代,普通老百姓多满足于吃饱穿暖,那时候少有化妆品,只有护肤用的擦脸油和擦手油。
擦脸油就是“雪花膏”,它是用扁圆形的小铁盒装的,鸡蛋大小,盒上画着漂亮的图案,我还记得自己曾经用过的雪花膏有“万紫千红”牌和“友谊”牌的。
雪花膏在当时非常流行,不仅物美价廉,而且携带方便。它既能擦脸,也能擦手。雪花膏真的像是雪花做成的,膏体洁白细腻,抹在脸上瞬间融化消失,也许这就是它被称作“雪花膏”的来由吧。
雪花膏很好闻,有一种淡雅清新的香气,又有一股清甜的味道。每次刚买来新的雪花膏,揭开盖子里的锡箔纸,一股清香淡甜的味道扑面而来,引得我总有想要品尝它一下的冲动。
蛤蜊油是专门用来擦手的,我们都叫它“嘎喇油”。它的外观很自然,是用真实的蛤蜊壳装的,蛤蜊壳上有着天然的条纹图案,里面的油呈半透明的蜡状。
爸爸说嘎喇油是用凡士林做的,凡士林能滋润皮肤,防止干燥。北方冬季寒冷,一到冬天,手脚容易干裂,人们把嘎喇油抹在冻裂的口子上,很管用。嘎喇油的出现,使我第一次听说了凡士林,也第一次见识了“贝壳”。
嘎喇油用完后,剩下的贝壳我舍不得扔,装在上衣兜里留着玩,因为贝壳外面的花纹很好看,贝壳的里面也洁白光滑,既干净又美观,我十分喜欢。
上学的时候,女生的衣服口袋里常装着一个小铁盒的雪花膏,我也一样。上课无聊时,我悄悄摸出小圆铁盒,把头埋在课桌底下,打开盖子,闻一闻雪花膏的香气,甜甜的清香沁人心脾,再用食指小心地挖出一小块,均匀地涂抹在手背上,然后默默地琢磨小圆盒上面的图案。课间的时候,女孩子们掏出各自的蛤蜊壳,比谁的大,比谁的花纹好看,比谁的小巧可爱。
有的蛤蜊壳虽然小,但壳质较厚,颜色较深,且图案精致美观,显得玲珑秀气;有的壳虽大,却很薄,颜色也浅,略微发白,但也显得大气端庄,它们看起来各个不同,却是各有千秋。在那个年代,那些盛着雪花膏的小圆铁盒和装着嘎喇油的贝壳,开启了我们女孩子对美丽幸福的向往。
那时也有瓶装的雪花膏,是那种白色不透明的小玻璃瓶,价格比小圆铁盒的贵,因为它更上档次,质量更好,因此我们大多用瓶装的雪花膏擦脸,用小圆铁盒的擦手,只有在手上裂了口子,才用嘎喇油涂抹。瓶装的雪花膏用完了,可以拿着空瓶去商店里打散装的雪花膏,像打酒、打酱油一样。还记得妈妈拿着空瓶跟我说:“你去商店打点儿雪花膏吧。”
一种味道,一段记忆。见惯了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我却始终怀念儿时用过的雪花膏。雪花膏那清清甜甜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是我记忆深处的味道。
新闻推荐
劳动者之歌 我的工作就是还原案件真相 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忻鑫的一天
张忻鑫在天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阅读声像资料检验相关书籍(11月25日摄)。新华社发25日8时40分,天津市公安局刑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