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观潮
小时候最喜欢蹲在小头爷爷家窗户下,“听”他喝酒。小头爷爷总是一个人喝酒,但喝着喝着就变成“两”个人喝了,自己开始劝自己喝,一人分饰两角,既是主又是客。
“来,喝了这盅,咱哥俩不见外,我先干,你也干了,不许耍赖!”
“不行,有点醉了,不能再喝了,再喝大门都找不到了。”
“你才喝了几两酒呀,醉不了,醉了我送你回家。”
小头爷爷自己一个人的酒局,喝得比一群人还热闹,一边硬劝,一边死活不喝,最后都要打起来了,另一方才勉为其难喝掉。小头爷爷在屋里喝得热闹,我们在外面听得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别说小孩子了,就是大人从小头爷爷家路过,听到他又开始自己劝自己喝酒了,都要停下脚步,听上半天呢。
第二天,见了小头爷爷,问他,昨晚又喝高了?他肯定摇着他的小头,眉眼笑弯,说,哪里喝酒了,净胡听。
小头爷爷头很小,还没下巴,这长相就自带喜感。加上没脾气,说话幽默,老的小的都爱和他开玩笑。他在村里人缘很好,就是在外面从来不喝酒,只要喝酒便在家里一人小酌。就这点而言,他又是个奇怪的老头。
小头爷爷去世时88岁,高寿。他去世后,乡亲们都对他念念不忘,因为少了他,就少了很多乐趣,以至于到现在,小头爷爷一个人的酒局还在村里流传,说一次乐一次。他可真是个滑稽人物呀。
网友老宋也爱喝酒,而且喝酒必发朋友圈,一瓶酒、两个杯、三盘菜,边喝边各种拍。什么时候老宋开始大批量上传自己酒照时,就说明他喝得差不多了,因为已经不在乎形象了,闭眼的、歪嘴的、傻乐的,只要拍了就不浪费,全发朋友圈。但等着吧,第二天一醒,照片全删了。
猜不到老宋对面那位酒友是谁,嫂夫人,还是同事或朋友,皆有可能。老宋在单位上班,月薪八千多,三线小城这个收入足以活得非常滋润,请朋友吃吃喝喝,伤不到老宋荷包。
和老宋认识十年了,虽是网友但也混成亲兄弟了。感觉老宋这人“中交”、靠谱,我有啥心里话也喜欢道给他。他很会劝人,嘻嘻哈哈便把我劝好了。一次,我遇到了一件大事儿,压力之大感觉扛不过去了,整个人要抑郁,但涉及隐私,又不能对外人言,即便是老宋,也不能说。
正好那天老宋又给我发他喝酒的照片,照片里他一脸兴奋,高举着酒杯,仿佛酒里就有颜如玉,酒里也有黄金屋。我甩过去一个字“滚”,告诉他,我难受着呢,别烦我,谁烦我我扔谁“炸弹”。
老宋不怕“炸”,又发我一张照片,原来这家伙每天就一个人喝酒,还故意摆两副餐具,制造一种温馨和谐的二人世界。老宋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比如一个人去外面吃饭,路边摊也就罢了,若是稍微正规一点的饭店,一个人自斟自饮像什么样子。于是他就摆上两副餐具,自己开吃开喝,有人看到了,也以为对座临时有事出去了或还没到场。至于他发的那些照片,嘿,有自拍也有服务员帮拍。
老宋在家喝酒,因爱发朋友圈也制造出有家人陪伴的假象,自己一个人喝酒也要喝出两个人的气氛。而且老宋酒量不大,多数摆拍都是以茶代酒。喝茶也能喝出酒味道,这是老宋的专长。
交往十年,我都不知道老宋是个单身,老宋那天若不是为了劝我,也不会说。他说他离婚两次了,离一次伤心一次,但这种事哪好对外人说呀,只好自己喝点小酒解烦闷,一手故事一手酒,自己讲给自己听,自己再劝解自己一番。二两小酒、一壶茶水下肚,烦心事也化解了一半。
老宋说,能对外人倾诉的事儿那都不叫事儿,有些不能对外人说的,便只能自我救赎。老宋活得通透。想起小头爷爷,貌似也理解了他一个人的酒局。小头爷爷一辈子经历颇为坎坷,幼时丧父,中年丧妻,老来丧子,人生的悲苦他都品尝了。但他找到了化解悲伤的方法,与其坐等别人劝,不如举杯敬自己,撑得起人生困境。小头爷爷喝的不是酒,是拥抱自己的暖怀和活下去的乐观与勇气。
新闻推荐
街谈最近,“杀猪盘”这个词又被频繁提及,只是,与以往电信诈骗不同的地方在于,受害者多是因为网络恋爱被骗,在钱财受损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