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日前,广西南宁有十几位售房者因为“刷脸卖房”被骗了超千万元。这些售房者都是被一名房产中介以房屋查档为由,进行了人脸识别认证。随后,他们纷纷发现自己的房子被过户了,而且这些房子都立刻被买家抵押给了第三方。南都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此前全国已有多起利用人脸识别进行诈骗的案子。
仅仅刷下脸,房子就被过了户,这种细思极恐的事情,真实暴露了刷脸交易的安全隐患,也凸显了人脸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刷脸已经是常见的交易认证手段,通过刷脸认证,可以支付,可以贷款,甚至卖房。在裁判文书网上,能查到多起跟刷脸有关的诈骗案件,有的受害者被骗在17个贷款软件上进行人脸识别贷款29万元却不自知,有的受害者被骗子以“查询信用”之名在多个网贷平台刷脸注册并贷款……
我们的脸,就是支付凭证,这当然是科技的进步;但如果安全意识不够,漏洞防范不到位,也可能是可怕的隐患,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成为新型诈骗手段。想想看,刷你的脸,就能卖你的房,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既然中介骗售房者刷一下脸,就能轻松将房子过了户,如果某人被挟持刷脸,房子会否被抢走?某些老人哪知道刷脸意味着什么,骗走他们的房子岂不是很轻松?这些都是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房子是普通人最为核心的家庭财产,“刷脸卖房”的致命漏洞,是任何家庭的不可承受之重。谴责骗子中介,呼吁严惩之余,我们更得反思:这样的致命漏洞,何以在官方APP中存在?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推出该APP,旨在深化服务,让市民少跑腿,目前当地96%的不动产登记业务都实现了线上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能够线上办理当然好,紧跟技术进步使用刷脸认证也很棒,问题是,安全防范必须跟上。
让数据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只不过,也要在便民服务与交易安全之间,达成更好的平衡。像卖房过户这种民生大事,不能一味追求操作程序的简单便捷,而忽视了交易安全。因为一般民众都不是炒房客,买房卖房交易过户这种事,一生中遇到的次数极为有限,交易程序繁琐一点,安全防护周到一点,很有必要。相反,刷个脸,房子就过了户,终归让人觉得不太靠谱。
为防范此类事件发生,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表示,将于近期对网络平台进行优化,设置刷脸文字提醒、增加验证码确认等。这个补丁打得很必要。房产过户要确保安全,必须让售房者知道自己在办理过户手续,并亲自确认同意,这是起码的要求。所有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交易认证的平台,都应该更好肩负起确保交易安全的平台责任,让刷脸者明确知道此次刷脸目的何在,并增加刷脸者明确意思表示的其他确认程序,减少因刷脸而被骗的概率。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大范围使用,“偷脸”“骗刷”之类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此次“刷脸卖房”事件,将其中风险具体而真实地呈现了出来,而这种风险隐患很可能普遍存在。保护好我们的人脸信息,杜绝人脸识别滥用,封堵刷脸安全漏洞,政府监管需要加大力度,平台和商家必须担负责任,消费者个体同样要提高警惕。刷脸诈骗的案件越来越多,对商家随意采集人脸信息,我们必须坚决说“不”,如果有人莫名其妙让你刷脸,更得提防再提防。 □舒圣祥
新闻推荐
说到剪短发,女生们第一个会想到的发型就是内扣风的波波头,其实波波头对于时尚的女孩来说,已经过气了。今年最流行的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