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渝川
今年12月,教育部重点推动的一项工作是督促各省市出台“教师减负清单”。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出台相关文件,预计年内所有的省份都会出台。
近几年,媒体频频曝出“学生作业家长改”现象,几度引发社会热议,这其实不能完全归咎于少数教师缺乏责任心。在很多地方,中小学教师在本职以外承担着许多额外任务,负担较重、分身乏术也是客观现象。这一点在很多省份出台的政策中都有体现。
山东要求切实减轻抽调借用教师带来的负担,严格限制和规范抽调借用,并严格规范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不能硬性要求教师参与与专业发展无关的培训活动。青海要求不得把招商引资、房屋拆迁等应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承担的工作变相摊派给中小学校,不得安排教师上街执勤,开展普查等与教师职责无关的工作。
这说明,在一些地方,抽调甚至长时间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这必然导致被抽调学校的教师力量被削弱。而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尤其是与专业发展无关的培训活动,看似是对受训教师及所属学校的“重视”,其实却是对教师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川要求未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不得组织开展对各类示范学校、特色学校的参观、学习、考察活动;未经县级以上教育、统计行政部门同意,不得向中小学校和教师布置各类报表填报、信息采集、教育统计工作。
回到校内,一些地方的教师依然无法集中精力教书育人。“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有些时候,教育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群团组织也经常给中小学发文,提出组织有关评估活动或是参观考察。这些活动频率很高,让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师不堪困扰,扰乱了正常的校园教育教学秩序。而有关部门、单位频频布置要求教师填报报表、信息采集、教育统计工作,让教师无法专心履职。
眼下,各省市的教师减负清单正在陆续出台。这些清单能否落到实处,还有待于各级各地有关方面对教育部门提供切实支持,从而让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其他事项都被拦截在中小学校园以外,让教师更高效率地履行工作职责,并有充分地时间保障休息,实现身心健康。
作者系书评作家
新闻推荐
北京小贷公司现状调查:有的暂停业务,有的贷款利率仍高于4倍LPR
今年8月,最高法发布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将民间借贷利率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