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洲
关于刘邦斩萧何的传说,有多种版本,本文采用的是“何典造律萧何犯,不斩萧何令不严”的民间故事。
在西汉年间,有一个读书人叫何典,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何典遵母命,苦读诗书,准备应试。那一年,他上京考试,主考官是当朝宰相萧何。当萧何看到何典经天纬地的考卷时,为之一惊。萧何担心何典一经录取,肯定会超过自己,便将何典的考卷付之一炬。放榜时,何典见无自己的名字,暗自思忖,认定是萧何弄权,于是,躲在屋里拟造汉律,誓将萧何送上断头台。何典造的汉律,其中一条,是重治不孝者之罪的。见年迈的母亲抱着重病拄着拐棍每一餐为自己送饭,何典料到死罪难逃。汉律上、下两卷全部造出之后,何典跪在母亲面前交代后事:将汉律下卷为儿子陪葬,以待萧何来取;将上卷带到京城高价出售,以待萧何来买。待母亲忍泪点头之后,何典以自杀方式向母亲谢罪。
后来,萧何中了何典设下的圈套,用重金购得汉律上卷,又派人跟随何典的母亲来到何典的墓地挖开坟墓,取出下卷。萧何把购得的汉律上、下两卷悉数呈献给刘邦,并且绘声绘色地向刘邦讲述购得汉律的全过程。刘邦越看汉律越觉得汉律是治国宝典,决定用何典造的汉律治国。当看到“唆使人挖人坟墓者当斩”的律条时,刘邦大为吃惊,突然冒出一句:“萧何犯了死罪!”为了维护汉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刘邦不得不依律斩下萧何的头颅。
故事编造者明确标示 “何典造律”的目的,在于告诉世人故事无典可依,是虚构的。著名的汉代法律《九章律》是萧何制订的,并非他人之作。历史上的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萧何死于公元前193年。萧何不是《封神演义》的申公豹,他离开身体的头颅肯定不能复位。所以,并不存在刘邦斩下萧何头颅的史实。“刘邦斩萧何”的多种版本民间故事是如何编造出来的,又是如何得以流传世间的,这给世人留下了一道费解的难题。
新闻推荐
零容忍整治“黄赌” 净化光明治安环境 光明警方出重拳,多措并举预防制止各类“黄赌”违法犯罪活动
新湖派出所成功捣毁一棋牌室内的赌博窝点。连日来,光明警方多措并举,主动出击,再查处涉黄嫌疑人4名,涉赌嫌疑人7名,有效净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