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前不久,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报告》显示,上海消保委测试的600款APP中58%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仅有14.5%提供个性化广告关闭入口,不少网民称:“APP广告乱象,该治治了。”(1月14日新华网)
手机APP有广告不稀奇,因为这本身就是绝大多数APP盈利的一种主要模式,没有广告反而是不正常的。但是目前手机APP广告存在的问题却引发了手机用户越来越多的吐槽。
其一,广告太多。手机用户在使用APP的过程中,时不时就推送弹窗广告,让人烦不胜烦;除了弹窗广告,一些APP的广告还精心伪装成新闻、有用的信息,诱使使用者去点击。其二,虚假广告泛滥。如果是正规的产品广告,还情有可原,但是很多APP推送的广告都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广告,坑人不浅。其三,APP广告缺乏关闭键,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无法自行关闭。其四,涉嫌手机用户隐私信息,存在安全隐患。很多手机用户都发现,自己最近搜索什么东西最多,然后一些APP就开始大量向自己精准推送这类产品的广告。
对于手机APP存在的广告乱象,我们并不缺少相关的法律规定,只不过在现实中这些规定往往缺乏有效的贯彻落实。《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都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然而现在多数手机APP推送的广告,已经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却根本没有“一键关闭”功能。
如果能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行事,也就不会出现手机APP的各种乱象。而要改变现状,首先需要依据现有的法律规定,由监管部门加强执法检查,提升执法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和惩戒、处罚。对于一些缺乏法律监管依据,同时又明显侵害了消费者利益的广告行为,则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来解决。
新闻推荐
□赵盛基闵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他8岁丧母,为了照顾年幼的他和哥哥,父亲另娶,他和哥哥就有了后母。后母又生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