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夙伟
临近春节,厦门王女士满怀期待地推开预订民宿的房门,却发现原来是“照骗”。“商家在网络上发布的民宿照片又大又漂亮,宣传可投影、可煮饭,但实际上房间又小又脏,离旅游景点遥远,打车都需要50块钱以上,更是没有投影,不可煮饭……”愤怒的王女士与商家协商退款遭到拒绝,拨打了12315热线投诉。
民宿已成为当前很多人出游住宿的好选项。但且不说部分民宿的价格让人“高攀不起”,问题更在于照片变“照骗”,诸如王女士投诉的“货不对板”的情况并不少见。有关民宿的纠纷也大多集中在网页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符。
民宿是酒店行业的新入行者,尤其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背景之下,多地政府出台文件支持民宿行业发展,这对民宿经营者而言是极好的发展机遇。但发展机遇并非就是简单的捞金机遇,旅客向往民宿,是那种返璞归真、“温馨文艺”的氛围。于是民宿业者投这种消费倾向所好,在宣传上不仅往这个“方向”靠,还夸大其词,并因此开出高价甚至天价,但也因此更加加大了消费者心理预期与实际状况的落差。
实际上,现在并非有意“照骗”的民宿,也难以让人满意。比如,只是在装修风格上做文章,或者说摆噱头,多也是千篇一律的风格,并不能让游客从中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独特性。至于服务的标准化及特色化经营,大多数民宿尚在起步阶段,难以体现现在普遍高端收费之下的性价比,这样的民宿同样让消费者失望。
民宿玩“照骗”,无异于自砸“饭碗”。针对现在民宿上的乱象,业内人士呼吁应尽早完善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让民宿走上规范化经营之路。而涉及民宿的首个国家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也已经于2017年生效。显然,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在规范化经营的基础上,无论硬件和软件都对得起自己的价格,让消费者的口碑成为自己的“照片”,才能引来源源不断的回头客。
新闻推荐
目前,各地纷纷开启寒假模式,不少家长希望通过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长。但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这类系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