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永存(左一站立者)耐心地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
马田街道下辖8个社区,管理人口约40万,以全区九分之一的土地面积承载四分之一人口,辖区出租屋、中小企业数量多、密度大,历史遗留问题多,基层矛盾纠纷频发,是光明区社会管理、基层治理难度和压力最大的街道之一。
“薯田埔社区东益扬公司重大劳资纠纷案件涉及500余名员工,街道成立工作专班,提前研判、联动化解、贴心为民,最终实现"零上访、零投诉、零事故"的工作目标,为全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范例。”马田街道党工委委员张冬冬表示,街道还积极通过党建引领,在安居型小区等建立党支部和诉求服务站点,加强队伍建设,将优质高效的诉求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目前,除了1个街道级和8个社区级共9个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外,马田街道还建立5个一类群众诉求服务站、45个群众诉求服务联络点,不断夯实群众诉求服务基础,积极落实“社区吹哨、部门报道”工作机制,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2020年,马田街道群众诉求服务平台共受理矛盾纠纷1970宗,已化解1966宗,化解率达99.79%。
调解员麦永存:
诉求服务全天“不打烊”
作为分管群众诉求服务工作的社区干部,麦永存24小时待命,对辖区群众的大小诉求有求必应,获得辖区居民高度认可。2020年,麦永存积极调动社区各方力量,依托社区群众诉求服务平台,排查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0宗,涉及人数910余人,其中为农民工讨薪高达400万元,多次获赠锦旗。
“经常有居民凌晨三四点打我电话,无论是喝酒闹事还是其他诉求,我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麦永存表示,矛盾纠纷一定要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小,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化解。为了建立24小时诉求服务机制,他专门挑选10位作风过硬的工作人员组成夜班专班,确保群众诉求服务全天“不打烊”。
麦永存在群众诉求服务工作中“爱较真”出了名。有一次,一位社区居民反映楼下的一个洼地夜晚有蟾蜍鸣叫,影响睡眠。麦永存于是带着队员前往查看,将蟾蜍抓了起来,并拿到居民面前。居民笑着说:“我们社区有你这样的干部,真是太幸福了!”这一故事在薯田埔社区被传为美谈。
调解员麦少军:
确保调解服务公平公正
合水口社区面积大、人口多、中小微企业多,且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矛盾纠纷频发。因此,群众诉求类案件也特别多,工作强度、难度、压力都非常大。
合水口社区调解员麦少军曾在老公明时期劳动办工作10年,有着丰富的经验。2019年,他在基层治理改革中下沉到社区。去年,他共主导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40件,涉及2636人,涉及金额5724万元。
“首先要稳住双方情绪,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冷静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确保公平公正。”麦少军表示,在矛盾纠纷调解中,一定要精准地判断矛盾核心是什么、合理性在哪里,有的放矢。”麦少军说。
去年12月30日上午8点,有个在工地做散工的退休工人于宿舍猝死,其家属向工地方索要90万元,对方表示最多只能给30万元,双方争执不下。接到诉求后,麦少军全面了解情况,对死者家属讲清楚“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死亡”这个事实,表明不能按工伤处理,工地方给30万元实际已大大超出法律范畴的赔偿金额。经过耐心反复做思想工作,最终死者家属接受调解员的建议,这桩纠纷得以解决。
光明新闻记者 黄国焕 文/图
新闻推荐
□陆利平下午临下班,因一份文档急待处理,我请你过来帮忙。谁知,电脑出现故障,以至于完成文档之时,已是傍晚时分,早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