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底,人们都期望来年有个好前程,一些曾经的“大师”也乘机搭上了互联网、AI技术的快车,搞起了“隔空算命”“视频作法”等。然而,成千上万地打钱算命,往往换来的不过是一句“奈何缘浅”。
在线“作法”3分钟要价9000元
今年1月,失恋的北京白领胡晓慧(化名)在B站上认识了一位“大师”,大师精准地说中了她的心理。不过,想复合得做一场“法事”,一口价9000元。胡晓慧花高价买了一段3分钟的“做法”视频和荷包装的“灵符”。然而,半个月后,她等来的不是男友的回心转意,而是“大师”的拉黑。
近年来,一些社交网络和视频平台上充斥着花样繁多的网络占卜:有中式的周易、八字,也有西式的塔罗牌、星盘,还有高科技赋能的人脸识别相面等。临近春节,“大师”们生意更忙。一位昵称为“许云深”的“大师”告诉记者,春节前已排满,要算命得等年后。她对记者说,费用可以根据满意程度随缘提供,但随即又暗示大部分“缘主”人均消费在500元以上。
无本生意做出千万元规模
记者了解到,尽管披上高科技外衣,占卜仍然是无本的买卖。以占星业为例,只要输入出生日期、出生地等个人信息,电脑即自动生成“个人星盘”,还包含性格特点、运势等一系列的分析。
据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投资界”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2019年占卜命理类产品已有近20家获得融资,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获得千万元融资以上的项目有9个。
靠宣扬封建迷信敛财涉嫌违法犯罪
国家网信办多次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中,都将“封建迷信”作为负面有害信息进行整治。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提供的网络服务、信息是宣扬封建迷信的,属于违规行为。若以骗取钱财为目的,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则涉嫌违法犯罪。
东北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韩传喜直言,年轻人在网络占卜上寻求安慰,缓解当下的焦虑无可厚非,但不要沉迷其中,花高价转运更不可取。
(新华社)
新闻推荐
陈长莲记得那年,我带九年级,班里有个叫燕儿的女生,上课总低着头,不知道在做些什么,问她,她只是摇头,什么也不说。下课的时候,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