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病毒重在“防”,面对疫情,在科技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古代的人们是怎么防疫的呢?
1、烧香拜佛型。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当遇到很多现实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就会烧香拜佛,祈求上天的保佑,从医学角度来说,这是徒劳的。但在古代,用这样的方式也就不奇怪。
当然,这种方式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一点用处,可能通过烧香拜佛的方式缓解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心态转好,自身免疫力提高,有利于病情的痊愈。
2、“圈养封存”隔离法。何为“圈养封存”法,其实简单理解,就是现在的隔离法,将疫情源头隔离,这样就将有病的人隔离起来,避免二次传染。
圈养封存的方式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将有症状者或将死之人,圈在一个地方,防止二次传播,保护他人也保护自己。
康熙帝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位最熟悉不过的大帝,他在幼时得过“天花”病毒,不得不由乳母抱出紫禁城,栖身于西华门外的一座宅邸(雍正时改为福佑寺)中“避痘”,长期得不到父母之爱。所以说,即使是在古时候,得了疫情,也需要隔离,以免疫情的扩散。
3、科学综合防疫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多的借助科学的手段来防治疫情,东北鼠疫战争就是近代中非常著名的一个科学防疫事件。
由于地处寒冷的地区,东北人都喜欢穿貂皮大衣,在当时看来保暖且时尚。但一些商人为了谋取利益,把鼹鼠或者老鼠的皮,以次充好当成貂皮进行混用制作小心沾染此种鼠疫病毒,导致了大面积鼠疫传染,鼠疫就此爆发开来。
这里就提到伍连德。著名医学家伍连德得知傅家甸一名与当地人通婚的日本女人死于瘟疫,他决定解剖尸体,在显微镜下发现一种疫菌——正是鼠疫。伍连德立即向北京外务部发去电文,报告此事,并且提出初步的防疫措施。
通过隔离、控制人口流动、火葬等方式将哈尔滨的疫情控制,后伍连德又转战其他地区,防止了长春、沈阳等地的鼠疫的传播,也是近代史中最科学有效治疗瘟疫的手段。
相信,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中国人一直是勤劳和智慧的化身,面对疫情,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必定会战胜病魔,不断延续华夏民族的辉煌!
摘自《古人防疫》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华盛顿2月15日电(记者王集旻)据当地媒体15日报道,一向热心慈善事业的“篮球之神”乔丹近期捐款1000万美元(约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