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校园贷”是指不法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后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催收贷款,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活动。
校园贷的基本特征
不设门槛,手续便捷。大量网贷平台打着“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的旗号,在客户准入审查上流于形式,学生只需简单填写表格,无需资质、担保或抵押,只要求提供身份证件和读取手机通讯录掌控隐私信息即可发放贷款。这种便捷的贷款方式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时产生了侥幸心理。
欺骗诱导,暴力催收。大量网贷平台号称“零首付”“免利息”诱导学生贷款,接踵而来的是作为变相利息的“服务费”以及未及时还款产生的“滞纳金”。一旦逾期,贷款公司将会按照通话记录骚扰大学生的家人、朋友,甚至要求其不断续期、更换其他平台借款填窟窿,一旦无力偿还便恐吓漫骂和暴力催收,给学生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如何防范校园贷
提高警惕。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广大学生要意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贷款广告中的“免费”“优惠”等手段要多留一份戒心、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校园贷业务甄别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
严管证件。大学生应该加强对自身隐私的保护,特别是个人信息及相关证件等,防止被心怀不轨人员利用,造成个人声誉、利益的损失。
找准组织。大学生在遇到经济困难时,要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来解决学费、住宿费等问题。目前也有部分银行推出了专门针对学生群体的助学贷款等正规金融信贷产品。
理性消费。大学生要养成自强自立、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尽量避免在网贷平台和分期购物平台贷款、购物,切实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新闻推荐
“民情诊所”安排施工人员对路口视野盲区进行整改 周边居民竖起大拇指“点赞”
原来两米高的墙已被拆除,路口视野盲区问题得到解决。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俞冰传通讯员朱永欣姚思倚/文记者管强/图)“当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