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
清蒸鲥鱼
文/图梅尔
在春暖花开的三月里,只要吃对了时令食物,即使最简单的蔬菜鱼肉,都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你可知道有哪些春天的时令美味?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吧!
[品泥里的春味]
相信大多数人都已在农历春节里经历了不少的“山珍海味”,胃口也显得格外“沉重”。踏进三月,重归自然,品尝泥土中最新鲜长成的蔬菜,也许是初春最好的选择。
有一种蔬菜,它被称为“春天的菜王”,那便是春笋。吃笋,是南方人日常生活里绝对不能少的一个环节。埋在土里不出头的冬笋拉开了“吃笋”的序幕,而嫩滑鲜美的春笋则将“吃笋”这件事带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春笋的涩感没有冬笋那么强烈,吃上去的口感更滑爽,不管是用来炒菜还是炖汤,都十分合适。
说到春天的蔬菜,还不得不提荠菜。荠菜是一种野菜,也是乡野里最常见的植物。荠菜又被叫做春菜,因为它对气温的要求比较低,回春比较早。荠菜本身味道就特别好,香、鲜,适合做馄饨、烧汤,清爽鲜美,能提升食欲。
春天是由寒转暖的时节,这时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活力增强,为了增强免疫力,山药、紫甘蓝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时令蔬菜。其中,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益肾补肺的功效,春天常食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利于消灭体内细菌、病毒,起到预防春季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作用。
此外,很多人在春天容易感到疲劳、犯困,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不仅具有抵抗外界病毒作用,同时还有消除疲劳,解除春困的作用,也是春天时令菜的一个好选择。
[尝水中的肥美]
冬去春来鱼登台。万物欣欣向荣的春天,还因为鱼而复苏,成为最“鲜”的季节!
“桃花流水鳜鱼肥”“三月鲳鱼熬蒜心”……春季鱼鲜数不胜数,笔者今天想着重说说并称“长江四鲜”的鲥、刀、豚、鮰。
鲥鱼是四鲜之首,它椭圆似梭、色白如银,出水即死,极其名贵。鲥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清明前入江产卵,此时食用最佳,上市时间仅有20天左右,绝对的限定级美味。其味之鲜,连宋代大吃货苏东坡也不免评上一句“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
刀鱼身披银色鳞片,身形似刀,肉质细腻软嫩,无上鲜美,清代李渔更是称其为春馔妙物。以清明为界,刀鱼被分为“明前刀”和“明后刀”。清明前上市的刀鱼鱼刺绵软,鲜美无比,身价动辄过万元,不过过了清明鱼骨就会变硬,刀鱼也就不值钱了。
俗话说“金秋伺螃蟹,暮春候河豚。”3月一到,老饕们又有盼头了。清明节前,河豚产卵,体内脂肪囤积,鱼肉的肥美达到顶峰,此时河豚皮上的毛刺还非常柔软,胶质丰厚,吃起来非常软糯,无论刺身、红烧还是汤炖,都是一绝。河豚之鲜自古就带着危险和神秘,河豚有毒众所周知,但人工养殖的河豚基本无毒,不过处理仍需谨慎。
鮰鱼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江团”,它学名“长吻鮰”,上海叫它“鮰老鼠”,到了贵州,它又成了“习鱼”。鮰鱼兼具鲥鱼之味与河豚之鲜,肉间没有小刺,简直是为被食用而生。春末夏初鮰鱼最肥。目前我们吃到的均为人工养殖,鲜味并不比野生的差。
新闻推荐
肥美的马粪海胆外伶仃岛的海岛肠粉西式夹面包的吃法海胆丼文/图梅尔《伊索寓言》里说过,世界上最好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