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锋
作为北京市查询和公示企业信用信息的官方网站——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近日经过升级改造,新版网站增加了包括“政策文件”“失信惩戒”“工作动态”“数说信用”等专题的相关信息披露模块,为社会公众了解本市企业信用工作打开新窗口。同时,网站进一步扩充了任职限制和重点领域“黑名单”库并向社会开放,信用约束更加有力。(3月5日《北京青年报》)
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不断充实完善任职限制和重点领域“黑名单”的内容,向社会开放,供公众查询,进一步满足了公众对“黑名单”的知情权、选择权、规避权和监督权,在信用建设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有关“黑名单”的操作,将相关主体拉入“黑名单”是第一步,公示黑名单的信息,让黑名单在对应的环境中产生约束、抵制或惩戒效应是第二步。只有把黑名单公示出来,让公众或相关部门、市场主体能够查询、了解黑名单的内容,才能让社会各界心中有数、锁定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惩戒失信主体,才能真正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目标。
任职限制“黑名单”和重点领域企业“黑名单”都是非常重要的信用信息,前者主要包括失信被执行人、市场监管领域黑牌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刑事犯罪人信息,被列入“黑名单”的人在一定年限内不得担任市场主体的董事、法定代表人等职务,或者不能涉足相关行业、职业。北京市新版企业信用信息网站已开放近1022.9万失信被执行人、市场304.5万黑牌企业法定代表人,以及10.1万名刑事犯罪人的市场禁入查询,任职限制“黑名单”的信息库存容量已经足够大。公众通过查询任职限制“黑名单”,可以全面掌握有关自然人的任职限制信息,从而为投资、交易、商业合作、招聘、企业管理、注册、成立决策机构或管理机构等事项扫除任职限制的风险隐患,增强相关决定或工作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
北京市重点领域企业“黑名单”则涵盖了相关部门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安全生产失信黑名单”“工程建设领域不良信用企业名单”和“土地出让金欠缴企业名单”等类别,归集相关企业信息近2万条。重点领域的企业大都是市场上活跃度较高的企业,市场行为多,市场触点多,市场活动量大,而重点领域的“黑名单”企业涉及的惩戒点也多。重点领域企业的“黑名单”全面向社会公开,为各地、各部门共享黑名单信息提供了便利,为招投标、银行信贷、政府采购、合同签订、荣誉评比等环节的联合惩戒提供了数据支撑。
“黑名单”越透明,惩戒越有力。黑名单只有在不断更新完善的基础上增强透明度,让公众看得见,看得方便,才能被有效应用,才能释放出更大的约束力、惩戒力,才能收获更好的信用建设效果。
新闻推荐
工信部严厉查处“App违规收集老年人个人信息”等行为 抓好互联网应用 适老化改造落实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16日从工信部获悉,针对媒体曝光的内存优化大师、智能清理大师、超强清理大师、手机管家pro四...